一、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战的实质
据中国的外宣媒体《多维新闻》今年7月23日报道,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自2018年开始发生摩擦,当时澳大利亚禁止华为建设5G网络,之后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牵头呼吁对新冠病毒的源头进行独立调查,于是两国关系在2020年迅速恶化;作为回应,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惩罚性贸易行动,打击了澳大利亚的煤炭、大麦、龙虾和葡萄酒等大宗商品的对华出口。
彭博社今年7月报道,澳大利亚贸易部长Dan Tehan在华盛顿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澳大利亚准备为捍卫主权而承受中国的贸易措施带来的经济冲击,同时他寻求努力以开启与北京对等级别官员的对话。他指出,“我们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对于价值观的维护是高于一切的……如果我们必须为此付出经济代价,那我们会为此做好准备”。2021年1月他曾给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发送一封长信,列出“我们可以合作的方式以及我们需要讨论的领域”,但至今没收到中国的回复。
最近,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的9月/10月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北京的美国喧嚣,中国大战略如何利用美国的力量(Beijing’s American Hustle, How Chinese Grand Strategy Exploits U.S. Power)》,对过去多年来美中关系的实况作了系统分析,这篇文章有相当的深度,其中谈到了中国经济制裁澳大利亚的实质。
博明提到,“在1995年访问北京期间,美国民主活动家廖大文(Dimon Liu)会见了一位同情民主改革的前中国官员。他向刘女士提供了一个她永远不会忘记的对美中关系的见解:‘如果竞争是基于利益,暴政就会赢。如果竞争是基于价值观的,民主就会赢’。”博明指出,“北京最近试图胁迫澳大利亚遵守中国政策的失败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共领导人赌的是,澳大利亚企业在遭受有针对性的贸易禁运后,会游说其政府向中国政府做出政治让步。但澳大利亚人民、包括商业领袖和出口商都明白,接受中国的最后通牒,就意味着屈从于一个危险的新秩序。澳大利亚企业吸收了损失,经受住了禁运,并找到了新的市场。澳大利亚人决定,他们的主权比龙虾销售更重要;毫无疑问,这让那些认为堪培拉会把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置于其基本价值观之上的北京感到困惑。中共打出这张牌后,只要民主国家保持对利害关系的警惕,就不可能在澳大利亚或其他地方再次有效地打出这张牌。”
二、铁矿石出口继续支撑澳大利亚的对华贸易
《华尔街日报》今年4月22日的报道《铁矿石价格飙升,削弱中国对澳贸易施压战术》认为,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价格飙升至十年来的高点,削弱了中国针对澳大利亚的贸易施压战术。
该报道指出,由于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中国政府并没把它列为贸易制裁的对象,而铁矿石价格的飙升给占全球铁矿石出口一半以上的澳大利亚增加了收入。去年春季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每吨不到100美元,但今年4月20日上涨到每吨188美元。因此澳大利亚的贸易顺差上升,而铁矿石公司缴纳更多的税款。今年5月,由于中国的钢铁公司对铁矿石的需求非常旺盛,而第二大铁矿砂出口国巴西却受到疫情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出口严重受阻,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上升到每吨233美元。
《华尔街日报》的上述报道回忆,铁矿石价格上一次处于这样的高位还是在2011年,也是由于当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铁矿石供应不足,刺激了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地的矿商扩大业务。2011年2月铁矿石价格最高冲到每吨193美元。
澳大利亚的铁矿公司必和必拓(BHP Group Limited)最近表示,该公司的矿场出现了创纪录的产量提振,年度铁矿石产量可能位于2.45亿至2.55亿吨这一高端。据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港务局(Pilbara Ports Authority)的数据,3月份从全球最大铁矿石出口中心、澳大利亚北部的黑德兰港运出的3,810万吨铁矿石的目的地是中国,占总发货量的80%以上。澳大利亚政府今年4月的一份报告称,强劲的铁矿石价格推动截至6月的财政年度的铁矿石出口收入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超过1,360亿澳元;而历史上的这一记录是2020年财政年度的1,040亿。
但是,不久国际市场的铁矿石价格开始回落,到今年8月下旬,已从5月份的每吨233美元下跌了43个百分点。据中国的《多维新闻》分析,铁矿石价格跌落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政府采取了相关对策。
READ MORE
【观点】铁矿石暴跌后,澳洲外贸还撑得住吗?
三、中国的铁矿石压价战略
中国的《多维新闻》今年8月23日刊登了报道《剑指澳大利亚铁矿石依赖症,中国政府再出重手》,介绍了中国政府的铁矿石压价策略。这个策略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合并钢铁公司,减少中国公司之间的抬价竞争。其实,中国各地的钢铁公司合并早就开始了。目前最大的钢铁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2016年由上海的宝山钢铁公司和武汗钢铁公司合并而成;2019年“宝武钢铁集团”又控股安徽的马鞍山钢铁公司;中国开始施压澳大利亚后,“宝武钢铁集团”对同行的并购进度加快,2020年8月控股山西的太原钢铁公司,同年9月控股重庆钢铁公司,10月托管从事矿山开发的中钢集团,11月对新疆八一钢铁公司实行托管,今年2月接管昆明钢铁公司。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无霸级的钢铁业集团。此外,中国今年4月把原来由辽宁省的鞍山钢铁公司和四川省的攀枝花钢铁公司合并而成的钢铁集团,与本溪钢铁公司合并成新鞍山钢铁公司。这样中国就形成了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影响价格的几个巨无霸级买家,2020年全球十大钢铁公司里中国占七个。中国公开表示,上述合并的目的就是想以量谋价,增加在铁矿石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其次,到非洲投资铁矿山,减少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目前已经在塞拉利昂的唐克里里铁矿和几内亚的西杜芒铁矿投资经营,还进入南非投资铁矿山。
READ MORE
【观点】矿业巨头分红大涨,为何澳洲铁矿石价格实则“危机重重”?
再次,通过取消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遏制钢铁企业的出口数量,达到抑制铁矿石进口需求的目的。今年4月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取消了146个钢铁品类的出口退税,7月又取消了23种同类产品的出口退税,使得所有钢铁企业再也不能靠出口退税来出口赚钱。
最后,让钢铁工业多用废钢作原料,以减少铁矿石进口需求。据国际回收局(BIR)2018年的数据,中国炼钢过程中使用废钢的比例仅为20%,这个比例会逐步提高。
以上政策只是为了压低铁矿石进口价格并减少进口量,至于中国未来多大程度上需要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还应当考虑中国铁矿石开采量这个因素。
四、中国的铁矿储备实况
我在SBS网站上6月4日的文章《中国的南太平洋战略布局》曾提到中国钢铁工业的铁矿困局,这里再进一步介绍具体情况。
全球铁矿石储量最多的四个国家是澳大利亚、巴西、俄国和中国,合起来占全球铁矿资源量的七成,而中国的铁矿储量占全世界的11%。但是,如果按铁矿石当中的含铁量计算,中国铁矿石储备的含铁量只占全球的8%,因为中国的铁矿石含铁品位(铁占矿石的比重)平均只有35%,比澳大利亚低13个百分点,比巴西低9个百分点。
中国虽然现在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占全球钢铁产量的一半以上,但国产铁矿石资源不足,而且贫矿多、富矿少、开采成本高,不得不大量进口。笔者在中国参加1978年高考前,曾在安徽省地质局的327地质队工作几年,负责管理地质部在安徽省庐江县组织的庐江枞阳富铁矿勘探会战的安徽各单位的钻探施工统计。之所以提到这点,是因为目前中国开采条件最好的储备铁矿是上述铁矿勘探会战的副产品。我在327地质队的时候,地质部集中了安徽省和江西省地质局多个地质队的50台千米钻机勘探罗河铁矿。此后,327地质队的技术人员根据勘探罗河铁矿的找矿经验,在附近又发现了泥河铁矿。泥河铁矿的含铁品位只有36%,却是中国铁矿储备当中品位最高的,其矿床埋深8百米以下,只能井下开采。
日前查阅中国地质调查局最近的《中国铁矿资源调查报告》,发现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地质部门并没发现多少新的富铁矿。在主要的两个新发现的铁矿当中,泥河铁矿的8百米埋深算是相对比较浅的;比泥河铁矿品位略低的另一个新发现的铁矿是辽宁省本溪的大台沟铁矿,矿床埋深1千几百米,开采难度更大。
泥河铁矿的8百米埋深意味着什么?这可以用上面提到的罗河铁矿的实例来说明。罗河铁矿的勘探报告虽然早在1978年就已提交地质部,但负责矿井设计的冶金部门却拖了很久,直到2007年才开始建设矿井,2015年刚正式开采,供应上面提到的宝武钢铁集团所属的马鞍山钢铁公司。罗河铁矿的开采之所以一拖30年,就是因为矿床埋深在9百米上下,井下的自然地温超过40度,矿井通风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现在罗河铁矿虽然投产了,但矿石杂质多、品位低、大埋深、矿井建设费用高、矿石上运成本大。如果今后泥河铁矿或大台沟铁矿进入建井设计阶段,罗河铁矿的这些问题一个不差地全会出现。
既然中国今后没有其他富铁矿储备,也没有可以露天低成本开采的铁矿,那中国未来的国产铁矿石供应就只能倚靠深井开采,其成本必然相当昂贵。因此,中国低质高价的国产铁矿石无法与高质低价的进口铁矿石竞争。无论从铁矿石的质量来看,还是按开采成本评估,中国的钢铁工业今后仍然离不开澳大利亚的富铁矿;澳大利亚铁矿石不需要经过选矿就可入炉炼铁,其露天开采成本即使加上远洋运输费用,也远远低于中国现有和未来的铁矿石开采成本。中国虽然试图压低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出口价格,但它没办法降低国产低品位铁矿石的开采成本;而且,随着中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加大,其铁矿开采成本上升会进一步诱使中国的钢铁企业多进口优质铁矿石。
看来,中国不打算改变它对澳大利亚的贸易施压,于是澳中经贸关系里铁矿石将成为主要的外贸货品,恰恰在这方面,澳大利亚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声明:作者程晓农,博士,中国经济学家、转型问题学者、旅美学者。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