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华人
1868年出生——郭标
华人商人郭标(George Kwok Bew)的一生,是大时代下个人与家国命运的缩影。
郭标生于广东香山一个农民家庭,在1883年南下澳洲谋生。
他与堂兄弟郭乐和郭泉合伙在悉尼唐人街经营水果批发,创办了永安公司(Wing On),生意逐渐壮大。
1907年,他们在香港建立分号,成为后世所称的“中国四大百货”之一。
生意成功让郭标成为本地华人商户和社区的领袖。他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曾发起联署反对白澳政策。
1901年,他参与在澳洲成立大清保皇会,但他后来转向支持革命,并于1914年在悉尼创办《民国报》宣扬共和,并于1916年担任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前身)的澳洲支部首任主席。
1917年,受孙中山邀请,郭标举家返国,创办上海永安公司,以实业支持中国发展。
1928年,国民党北伐控制上海,建立中央造币厂,郭标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厂长。他任内铸造新版货币,协助稳定全国财政。
1932年,郭标在上海逝世。其后人至今居住在澳洲和香港等地。
在悉尼合伙经商的香山同乡(左起)马永燦、郭标、马应彪和蔡兴。他们后来都成为中国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Credit: City of Sydney Archives
1916年出生——Albert Lee
另一位华人商人Albert Lee则是澳洲华人在新家园勤勉奋斗的代表。
Albert生于广东石歧,是新州出生的华裔草药商人Len Boo Lee之子。他11岁赴澳,一边读书一边帮助父亲经商。
他在1933年短暂回乡,向一位叔父学习烹饪粤菜。
1936年,他返回澳洲并先后在昆州和新州经营草药和杂货。
二战期间,他在布里斯班Fortitude Valley唐人街开设中餐厅Oriental,大受欢迎。其在1962年成为昆州首批获发酒牌的五间餐厅之一,还曾接待多位当年的演艺名流。
生意成功的Albert也回馈社区,曾捐助修葺布里斯班的三圣宫,他还于1953年参与成立华人组织Chinese Club of Queensland。
随着唐人街衰落, 1988年,他把餐厅出售,后于1993年去世。
1940年出生——张卓庆
提起咏春,你想到的是《叶问》系列电影,还是师承叶问的李小龙?其中不得不提的,还有澳洲华人武术家张卓庆(William Cheung)。
张卓庆生于九龙,9岁时认识同龄的李小龙。他后来跟随咏春拳宗师叶问学武,又引荐成为童星的李小龙拜叶问为师,成就佳话。
他和家人于1959年移民澳洲后,再未与师弟李小龙见面,但一直互通书信,讨论始创截拳道的事宜。
1965年,张卓庆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读书时成立本地首个中国功夫社团;1973年,他在墨尔本建立功夫学校;1976年,他参与建立并当选澳大利亚武术协会会长。
此后,他创办Global Traditional Wing Chun Kung Fu Association,在全球多地传授、表演咏春拳,还曾为驻日美军第七舰队队员提供格斗培训。
1964年出生——廖婵娥
前联邦议员廖婵娥(Gladys Liu)是澳大利亚首位华裔女性众议员和首位香港出生的女性联邦议员。
廖婵娥在香港度过青少年岁月,于1985年赴墨尔本继续学业。
左耳失聪的她毕业后进入维州教育部门工作,期间积极参与华人社区活动,也担任过州长的多元文化社区顾问。
2010年,廖婵娥首次从政,在维州议会选举中位列自由党的上议院候选名单,但未能当选。2014年她以同样方式参选但再次折戟。直至2019年,她转战联邦大选Chisholm选区,击败工党的华裔对手杨千慧,当选联邦议员。
然而,廖婵娥因参与华人社团活动而深陷外国干预风波,在对华关系、香港示威、政治献金、同性婚姻等议题的立场和问题也引起争议,最终在2022年大选中落败。其后她已重投社区工作。
1976年出生——哈丽特·辛
2022年,维州水务、住房和平等事务部长哈丽特·辛(Harriet Shing)因“维州首位公开出柜的部长”登上新闻。
她也是维州内阁成员中的首位拥有华人血统的人。
她在维州东部的乡镇地区出生,在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毕业后成为律师,专攻劳资关系、就业、反歧视以及州和联邦层面的纠纷调解。她也曾任多个公共、私营及非营利机构的政策顾问和法律顾问。
2014年,她代表工党参选维州上议员,顺利当选。她在2022年连任后首次进入政府内阁,并在新任州长艾伦(Jacinta Allen)上台后兼任住房事务部长一职。
她曾在社交媒体透露,自己最爱去酒楼“饮茶”,在家也会烹饪中餐,而逢年过节家中也会遵守传统习俗。
哈丽特·辛是首位有华人血统的维州部长。 Source: SBS
2000年出生——奈亚
华裔歌手Natalie Ong凭借中英文歌曲在澳大利亚和中国乐坛发展。
Natalie生于新加坡,2岁时随父母移民墨尔本。
她年幼时已在学校课堂展现歌唱天份,15岁参加澳洲音乐综艺节目《X音素》(The X Factor)一举成名,开始接受专业培训,并参加本地音乐演出。
2019年,她以奈亚(NYE)的艺名进军中国,参加音乐综艺节目《这样唱好美》。虽然只学了7个月中文,但她能在节目中流利对话,翻唱中文歌曲也发音标准,备受赞赏。
新冠疫情期间她返回澳洲,发展网红及音乐事业。
知名澳大利亚人
1832年出生——詹姆斯·门罗
澳大利亚建国之前,不少政界人士出生于海外。
维州第15任州长詹姆斯·门罗(James Munro)是苏格兰人。他在苏格兰成长、学习、工作和成家,并于1858年移居澳洲。
在殖民地维州,他以印刷业起家,逐渐扩张到银行业和建筑业,成为一方巨贾,随后步入政坛。1874年,他当选该地区下议员。
当时澳大利亚还没有现代政党,多以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分派系。门罗作为自由派,曾担任政府部长,但后来立场转保守,成为反对党领袖,并于1890年成功发起对政府不信任动议,上台出任州长。
两年后,金融危机令多间银行倒闭,门罗自己也债务缠身。他让内阁任命自己为维州驻伦敦代表,辞职逃往英国。但他翌年还是回到维州接受破产令,最终作为地产经纪终老。
门罗(左)和迪肯(右)曾同期担任维州议员。 Credit: Parliament of Victoria/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1856年出生——阿尔弗雷德·迪肯
门罗曾与澳洲联邦第二任总理阿尔弗雷德·迪肯(Alfred Deakin)共事。
迪肯生于墨尔本一个鞋匠家庭。虽然成绩平平,但他读书勤奋,并考取墨尔本大学。
虽然他未能如愿当上律师,却加入了《时代报》,负责政治和文学评论。这让他有机会在1879年投身政坛,当选维州下议员,并组建保护贸易党(Protectionist Party)。
出任多个部长职务后,他在1890年开始投身建国运动,作为澳洲代表团成员参与对英谈判和宪法起草。
1901年,他当选首届国会的众议员,出任总检察长,任内推行白澳政策、建立联邦司法体系。
1903年,迪肯的亲密战友、澳洲首任总理埃德蒙·巴顿(Edmund Barton)转任最高法院首任法官,迪肯接棒成为总理并赢得当年大选,任内领导经济发展、定都堪培拉。
然而,当时联邦政坛三大党势均力敌,总理需要得到另一大党支持,不稳定的政党架构令迪肯生涯三起三落。
他在1909年促成两党制,但在翌年大选输给工党,成为反对党领袖,直至1913年大选前让位,退出政坛。
他此后任过数年公职,但患上脑膜脑炎,晚年病魔缠身,于1919年病逝。
1974年,联邦政府以他命名新建立的迪肯大学。
1880年出生——莱纳尔·罗格
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Lionel Logue)曾治愈英王乔治六世的口吃。
罗格生于阿德莱德一个苏格兰家庭,家族经营酿酒厂。他中学时读到美国诗人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作品《海华沙之歌》(The Song of Hiawatha),深为诗歌韵调吸引,毕业后进入阿德莱德大学读音乐,同时在校外接受演讲培训。
1902年,罗格开始教授演讲和演戏技巧,也参与戏剧演出和朗诵,名气渐长,开始周游世界演讲。期间他也为参加一战后因压力而出现语言障碍的澳洲士兵进行语言治疗。
1924年,罗格举家赴英,建立语言障碍矫正诊所,患者包括自小口吃的约克公爵。
他在罗格帮助下逐渐克服口吃难题,从登基为乔治六世到向纳粹德国宣战,成功发表演讲——这段佳话也被拍成电影《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罗格在1944年创立英国语言治疗师学院。1953年,他在伦敦逝世。
1880年出生——厄尔·佩吉
澳大利亚第11任总理厄尔·佩吉也出生于农历龙年。
佩吉生于新州Grafton,在悉尼大学毕业后从医,返乡开设私人诊所,一战期间曾作为军医前往埃及服役。
他在1919年参选国会,两年后成为国家党前身乡村党的党魁,1923年更成为副总理兼财长。
1929年,他成为反对党。
1932年,他与属于联合党的约瑟夫·莱昂斯(Joseph Lyons)组阁,再次成为副总理。
1939年,莱昂斯因突发心脏病成为首位任内过世的总理,令佩吉获总督任命为代理总理——不过他在职仅19天便让位给联合党的新领袖,成为史上任期第二短的澳大利亚总理。
此后近二十年,他担任过多次内阁部长、反对党领袖、众议院议长,直至1956年退居议会后排。
期间他担任于1954年成立的新英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首任校长。
1961年大选,身患重病的佩吉落败,11天后逝世。
他以41年362天的纪录成为澳大利亚史上任期第二长的联邦议员。
佩吉是澳大利亚第11任总理。 Credit: 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04年出生——约翰·法罗
约翰·法罗(John Farrow)是获得奧斯卡最佳剧本奖的第一位澳大利人。
他生于悉尼一个裁缝家庭,中学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青年时期他喜欢航海,据说曾开帆船横越太平洋到美国加州。他有次出海结识了美国导演罗伯特·J·弗拉赫蒂(Robert J. Flaherty),开始对剧本写作产生兴趣。
1927年,他前往好莱坞,凭航海知识成为剧本顾问,之后开始为电影公司写剧本。二战爆发后,他一度在加拿大和英国参军,但因病退役。
1942年,他凭战争电影《瓦克岛》首次入围奥斯卡,获最佳导演提名。1956年,他原本执导《环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但被解雇,却凭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奖。
约翰·法罗是三十年代在美国最有名的澳大利亚人之一,他的女儿是美国艺人米娅·法罗(Mia Farrow)。
水上军团
澳大利亚的水上运动一直人才辈出。仅在1988年出生的人中,就包括世界冲浪冠军 斯蒂芬妮·吉尔摩(Stephanie Gilmore)、奥运跳水金牌得主马修·米查姆(Matthew Mitcham )和奥运游泳冠军斯特凡妮·赖斯(Stephanie Rice)。
吉尔摩出生于新州东北部的海滨小镇 Kingscliff。她从9岁开始学习冲浪,17岁首次参加国际比赛,19岁夺得女子冲浪世界冠军,之后的16年里赢得8次世界冠军,成为全球冲浪界的传奇。
尽管年岁渐长,但她仍在冲浪竞技场上保持活跃。
米查姆出生于布里斯班,在悉尼长大。他原本是蹦床体操选手,在被澳大利亚跳水国家队教练王同祥发现后,开始双线发展,两个项目都进入了国家青年队。
他从2002年开始专注于跳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夺得男子10米跳板冠军,打破了中国队在该届比赛中所有跳水项目上的垄断,成为84年来首位奥运夺金的澳大利亚男子跳水选手。
在北京奥运取得佳绩的还有赖斯,这位出生于布里斯班的女子在年轻时就在澳大利亚游泳界崭露头角。
她先是斩获女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然后在女子200米混合泳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金。作为澳大利亚队一员,她在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中获胜并打破世界纪录。
另一位澳大利亚的“水上飞龙”是在2000年出生于塔州的阿里亚妮·蒂特马斯(Ariarne Titmus)。
父母都是运动员的她从小就热爱游泳,家人为了她未来的职业发展而搬到了布里斯班。
蒂特马斯也不负众望,在2018年的英联邦运动会上赢得三枚金牌,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夺得女子200米和400米自由泳金牌。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