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历史仍未远去,澳洲华人需面对澳新军团日的“政治正确”

2014年的澳新军团日游行队伍中第一次出现了华人面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是参战国,华人的身影几乎出现在每一个重要的战场之上。如何在澳大利亚的战争纪念活动中展示华人对战争的反思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尽管战争已过去多年,但是它留下的政治纠葛却从未远去。

Anzac

Source: AAP

每年4月25日,随着澳新军团日的游行队伍,象征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红蓝白三色旗帜在空风飘扬,纪念历史上所有阵亡将士,同时也向所有军人表达敬意,对大部分澳大利亚人来说,这个纪念日是一个肃穆而神圣的日子。

2014年,长达百年的游行队伍,第一次出现了华人面孔,他们穿着黑服,抬头挺胸步行在悉尼市中心的佐治街头。

他们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抗日盟军后裔”,发起人余祥钟先生,身为来自台湾的华侨,他长期居住在澳洲,为了争取华人在澳洲军团日来回奔波了3年的时间。
Veterans march during the Anzac Day parade in Sydney, Saturday, April 25, 2015. This year mark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Australian forces landing at Gallipoli. (AAP Image/Nikki Short) NO ARCHIVING
Veterans march during the Anzac Day parade in Sydney. Source: AAP
在2014年春节,余先生接到澳大利亚国防部队(Australian Defence Force)的电话,邀请他当天出席一场会议。这场会议认可通过了余先生3年下来递交的材料与证明,确认了他身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人后代身份,也成为首位有资格出席澳新军团日的华人。

终于在悉尼的街头上集聚来自两岸国军的后裔,用脚步声响彻澳新军团日。

在海外华人社区里,我们不可避免的会与政治历史接触,国共之间的历史纠葛和紧张关系并没有因为在遥远的澳洲而淡化。我希望就这个问题能够和余先生做直接的探讨。一开始余先生听到我也是台湾出身的,先是开心地寒暄一番,但对于澳新军团日华人参与队伍政治身份的讨论,他经过考虑后婉拒了邀请。

过去的4年里,当他带着抗日盟军后裔走上街头,一些华人媒体看到的是政治分化与切割,这与他追求海外华人团结的精神背道而驰。

余先生为了争取华人在澳新军团日的参与,收集数年的身份证明,3年下来的努力,为了一圆30年的梦,他不愿看到这个梦想染上政治颜色。
Flag bearers take part in ANZAC Day March Syd 2017
Anzac Day march in Sydney, 2017 Source: AAP
在时隔数十年的海峡与历史隔阂,如今能将他们齐聚于此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讲述世界大战历史上的华人贡献,以及当年抗日的齐心协力。为的不是证明历史对错,而是让澳洲、甚至全世界知道华人在维持世界和平,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流过的血与泪。但媒体与政治立场,却将这份心意染上红与蓝,余生生在那之后接受过许多华人媒体的采访,追求“政治正确”的用词、甚至曲解,让他灰心之余也无能为力。

在接到余先生道歉并婉拒的电话时,我相信他与我有着相同的无奈与惋惜,大家所好奇与渴望听到的历史故事,如果终将背负政治包袱,那何时才能在澳洲呈现给国际,表达给未来呢?

今年的澳新军团日,余先生将如同以往带领着军人后裔一同走上街头,或许这次见到他们挺起胸膛,步行在队伍的姿态,听到宏亮的口号“中国部队齐步走”时,我们能够重新思考澳新军团日的理念,那就是华人不分群体、不分国家意识的精神,缅怀以已逝去的人,反思战争的悲痛,珍惜未来的一切。

声明:

作者陈业鹏,SBS通讯员,曾在台湾从事新闻工作。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23 April 2018 1:36pm
Updated 8 May 2018 2:37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