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学生会部分成员日前发起请愿活动,要求校方在处理学生性侵投诉时为受害人提供除英语以外的更多语言服务,并提高透明度和效率。
根据悉尼大学现行政策,当一名学生遭受性骚扰、性侵犯时,若不选择报警,可以通过向学校投诉来寻求协助。受害人需要在网上填写一份表格,随后有学校工作人员与其联络提供协助,或转交其他部门。
受害人可以要求学校专门处理学生事务的部门受理案件,该部门将收集证据、做出裁决,为受害人做出不长,对施害者进行停学、退学等惩处措施,或者报警。
发次请愿的悉尼大学学生会反性侵部负责人之一颜浩表示,不少留学生性侵受害者反应上述投诉表格有许多不常见的单词,与学校工作人员沟通此类问题时也常有听不懂、表达不清的问题。
他举例说,受害人常常会遇到像“prosecution(起诉)”、“interim measure(临时措施)”等生活学习中较少使用的词汇,以及学校对“sexual harassment(性骚扰)”和“sexual assault(性侵)”定义不清的等问题。
他说:“(受害人讲述被性侵经历)用母语都很艰难,更何况是不熟悉的语言……这是切切实实影响受害人维护权益的问题。相反,学校在一些盈利的部门比如市场部,却有提供多语言服务。”本次情愿是学生会一个反性侵运动的一部分。运动提出,由于悉大留学生数量多,学校应当在学生支持部门提供包括中文在内的多语种服务。
雪梨大學的性侵投訴網頁。 Source: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website
悉尼大学在回复SBS中文时表示,该校相关部门有经验丰富的学生联络员,会根据求助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协助方案,在有需要时也会安排口译员。
此外,学生会副主席葛月通过请愿建议校方在处理性侵投诉时简化程序、提升透明度和效率,以回应学生的信赖。
学生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多数受害人被要求记录多达五次内容重复的口供,时间跨度约为两个月。校方的裁决时间也比所规定的20天要慢,大多数情况超过一个月,且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学生会引述一位匿名的中国留学生受害者表示,在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录完口供之后,校方承诺在一两周内给出结果。但在她多次追问后,得到的结果却仅仅是建议她报警。“事情发生在学期第六周,最终的答复却是在期末考试之后……他们承诺至少会帮我换班(以避开肇事者),但他们没有。”颜浩称,肇事者最终受到处罚的案例比较少,“较大比例的案件都不了了之”。他质疑校方有可能在拖延处理进度,消磨受害者的耐心。
顏浩在校內張貼抗議海報作品。 Source: Supplied
这项运动因此要求校方出台网络跟进系统以增加透明度,并与学生会分享案例裁决的进度,提升效率。
对此,校方回应称已有既定政策和程序来接受性侵投诉,在过去几年也一直有评估和改善相关服务。悉尼大学承诺会每年公布性侵投诉和案件的数量,但在透明度问题上将会保障相关人员的隐私,也不会评论涉及身份的案件。而对于学生会发起的运动,校方表示不了解详情,但一直会和学生会代表开会交流。
为受害者提供义务法律援助的律师叶家明表示,目前澳洲法律对于校园性骚扰的约束很少,再加上取证困难、受害者缺乏协助,学生的权益无法得到完善的保护。他建议当局立法降低司法介入标准,与学校设立联合调查机制,加强对校园性侵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