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日教会的礼拜上,重点提及了1989年在北京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并悼念了事件受害者。
1989年6月4日发生的“天安门事件”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六四”,也被称为“八九民运”。整个运动从当年的4月由大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发起示威开始,直至6月政府对示威群众实施镇压,持续了两个月,并且波及北京以外数百个城市。
运动最先由大学生发起,其诉求包括处理经济上的通货膨胀以及失业、解决官员腐败问题并要求新闻、言论和结社自由等。6月3日晚至6月4日凌晨,中国政府派遣军队对天安门的集会现场进行清场活动。此次运动上至政府统治阶层下至平民均受影响。事件后官方定调为“政治风波”,因此使用武力是必要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被免去职务,众多同情示威群众的官员被降级和免职、参与民运的人士被迫流亡海外,民运支持者也遭到逮捕。事件导致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以及武器禁运。但是由于“六四”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一直没有完整公开的调查,事件的原貌模糊不清,只能从各种只言片语中获取信息,而且在中国新一代中慢慢成为远去的历史。一位周日参加活动的年轻中国移民Peggie提到了自己听到的“六四”经历,她坦言,如今参与“六四”纪念活动的人越来越少。
Source: Li Gang
Source: SBS Mandarin
Source: SBS Mandarin
前北京大学教师李刚表示,自己之前并未想到政府会采取暴力镇压的方式来处理民运。他在来到澳大利亚才慢慢获取了更多关于那次事件的信息。孙立勇当时参与了“六四”民运,之前由于创办地下杂志《钟声》被判处“反革命宣传煽动罪”。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是作为亲历者,自己是不会忘记的,尽管如今参加纪念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在明年三十周年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高潮。前中国外交官陈用林称,当时示威人群采用的是和平的方式,而政府则是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Source: Li Gang
Source: SBS Mandarin
“六四”事件的记忆现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孙立勇和陈用林认为这反映出未来中国民主化进程可能不会顺利,两人都抱持悲观的态度。但是李刚则认为中国民主化会在五十年内到来。(以上为采访对象言论,不代表本台立场。)
Source: SBS Mandarin
READ MORE
【六四事件29周年】今晚香港“烛光集会”人数会不会再创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