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孩子在寄养中度过 保持传统和文化至关重要

我们非常需要更多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寄养者,来填补系统中的空白。

Thousands spend time in foster care each year. For some children, maintaining tradition and culture is vital

Thousands spend time in foster care each year. For some children, maintaining tradition and culture is vital Source: Supplied

对许多人来说,在寄养机构度过的时光并不是轻松的经历。

而对于那些来自不同社区和多信仰背景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让他们感到与他们的文化脱节的问题。

28岁的Reggie Chang是东南亚裔,十几岁时曾在寄养家庭度过。

18岁时无家可归,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与几个不同的家庭相处,有时觉得与他们的柬埔寨和中国传统有点疏远。

他说,与一个重视吃饭时间的马来西亚家庭生活在一起,提供了一种舒适感,他们可以识别文化的相似性。

“你知道我认为有很多进入寄养家庭的年轻人没有与他们自己相似的文化接触,”他们说。

“当我还是个年轻人时,有一个与我自己的文化相似的亚洲家庭,这使得从住在家里到进入寄养机构的过渡变得非常容易。”
Reggie Chang.
Reggie Chang. Source: Supplied
当孩子无法与他们的原生家庭在一起,或其他亲属无法介入提供支持时,寄养家庭给了他们一个家。

但是,现在我们非常需要更多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寄养者,来填补该系统的空白。

谈到照顾儿童,文化起到了作用

澳大利亚卫生和福利研究所(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表示,在2020年6月,有近46000名儿童接受家庭外护理,在维多利亚州,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超过了供应。

潜在的照顾者被转介到一些机构,如社区组织国际定居服务(Settlement Services International)。

它帮助悉尼和新南威尔士州的亨特(Hunter)和中央海岸(Central Coast)地区以及墨尔本北部地区的寄养父母。

雷扎·塔斯维里(Reza Tasviri)和莫杰赫·阿贝迪(Modjeh Abedi)自己有一对双胞胎,他们通过安置服务国际组织成为被认可的寄养照料者。

塔斯维里说:“经过文化方面的学习,让我们有能力出在一个让自己完全清楚情况的状况下。”

“在生活的任何问题上,当涉及到照顾孩子时,文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不是我们可以忽略的事情。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
塔斯维里说,重要的是要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文化遗产,并利用这些文化习俗和文化遗产,让孩子在接受照料时更有家的感觉。

这对伊朗出生的夫妇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了15年,并将很快迎来一名寄养儿童的到来。

他们最初并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寄养者,阿贝迪鼓励任何犹豫不决的人提出问题。

“现在我们知道,与社会和社区一样,寄养家庭需要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信念,”阿贝迪说。

保持“传统和文化”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德布·索尔巴里斯(Deb Tsorbaris)是卓越儿童和家庭福利中心(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Child and Family Welfare)的首席执行官。

索尔巴里斯说,如果儿童进入寄养家庭,重要的是保持他们在生活中与原生家庭熟悉的“传统和文化”,因为一致的生活安排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她说:“听到孩子们谈论他们吃的食物和他们的家庭传统总是令人高兴的,当他们能够继续这些,他们就会更安全,我们肯定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结果。”

她说,招募更多寄养者的一些障碍包括对签证身份的质疑,但紧急或临时护理仍然是寄养者可以考虑的选择。

有时寄养是暂时的,但对于像Reggie Chang这样的孩子来说,有些孩子并没有回到他们的原生家庭。
“在我年纪还小的时候,没有一项服务可以帮助你在18岁以后继续留在寄养家庭。”他说。

“所以我最终无家可归......在通过一个社区住房组织找到稳定的住所之前,我经历了不同的青年避难所。”

在维多利亚州,“寄养联系”是一项促进照料者向年轻人开放家庭的服务。

这项由维多利亚州政府支持的联合倡议希望确保寄养照料者能反映多样化的人口。

潜在的照料者需要接受培训和相关检查,这是认证过程的一部分。

而照顾原住民儿童的寄养照料者会得到额外的支持,以增强他们对原住民文化的了解,并帮助儿童了解他们的身份。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23 March 2022 1:10pm
Updated 24 March 2022 1:58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