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水为安:南澳设立印度教水上撒灰仪式场地

Preparing for a farewell ceremony at Harishchandra Ghat in Adelaide (SBS).jpg

对于许多印度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和锡克教徒而言,将亲人的骨灰撒入流动的水中是重要的最后告别仪式。然而,在澳大利亚的一些社区,缺乏专门用于此类仪式的场所。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澳的一处印度教社区终于获得了批准,设立了一个专门用于宗教撒灰仪式的地点。点击音频,收听综合报道。


傍晚时分,舒布拉吉(Shubhraj)手捧一个陶罐,缓缓走入波特河(Port River)。

这处位于阿德莱德的潮汐河口,如今被命名为“哈里斯昌德拉河阶”(Harishchandra Ghat),成为专门进行神圣仪式的场所。

舒布拉吉的家人目送他将96岁父亲的骨灰撒入水中:“这是家人之间最后的告别,非常触动人心。当时太阳快要落山,全家人都在场,我们共同完成了仪式,向父亲做了最后的道别。”

十多年前,舒布拉吉的父母从印度的瓦拉纳西(Varanasi)移民至澳大利亚。瓦拉纳西是印度教的七大圣城之一,坐落在恒河之畔。

在专门的水上仪式场所进行最后的告别,符合印度教的文化习俗:“得到骨灰后,我们通常希望尽快完成撒灰仪式,有一个专门的地点进行仪式,对我们非常重要,这样就不必长时间保存骨灰了。”

印度教祭司金贾尔·库马尔·巴特(ji Kinjal Kumer Bhatt)解释道:“我们相信圣河恒河是通往神灵居所的通道,当骨灰撒入圣河或大海时,它们会飘往天堂。”

这位祭司正在为另一家人举行告别仪式,送别他们48岁早逝的母亲。她曾是一位深受喜爱的瑜伽老师。

按照传统,撒灰仪式通常由长子主持,但在这里,弟弟也参与其中:“和亲人告别非常困难,这是一个非常私密的仪式,但能在澳大利亚完成这个仪式,真的非常好。”

根据传统,骨灰应尽快撒入流动的水中,而不应长时间保存。在阿德莱德,直到最近,许多家庭需要等待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将骨灰送回祖国撒入水中。

南澳维什瓦印度教议会的主席拉詹德拉·潘迪(Rajendra Pandey)指出,另一些家庭因为不了解当地法规,只能悄悄进行仪式:“有些人在深夜进行仪式,因为担心被他人看见。这种不安和不确定,再加上内心的愧疚,让整个告别过程变得更加艰难。我们未能以全心全意的方式送别亲人,这令人非常难过。”

潘迪是推动专用水上仪式场所的主要倡导者。他在带领代表团前往州议会后发现,在南澳州,将骨灰撒入水道是合法的,但在公共土地上进行则需要市政许可。而澳大利亚各地的法规各有不同。因此,当地社区一直在寻找愿意为水上撒灰仪式提供场地的市政机构。

最终,阿德莱德港和恩菲尔德市议会批准了这一提案,并拨款8.5万澳元用于修建河阶和座椅:“这意味着我们的信仰、文化和传统在澳大利亚得到了认可。我们已经融入了这个国家,我是澳大利亚人。而现在我们感受到澳大利亚也在接纳我们,认可我们的文化,这对我们意义重大。”

当舒布拉吉从水中走出时,他感受到了祥瑞的征兆:“当我们进行撒灰仪式时,一只乌鸦飞过,而海豚也出现在水面上。在我们看来,这都是非常吉祥的象征。”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