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远离、疫苗就位、边境开放……澳大利亚正在逐渐摆脱新冠疫情的阴影,人们也期待着经济活动能尽快回归正轨。
联邦、各州和领地政府纷纷通过各种手段刺激消费。除了和之前的纾困措施类似的减税、发放现金之外,消费券也加入进来。
墨尔本大学管理与市场专业副教授Jill Lei博士近日接受了SBS普通话记者的采访,为我们解释了减税、发放现金和发放消费券这三者在刺激消费效果方面的不同。
本文观点:
- 消费券短期刺激消费的效果较好
- 消费乘数可以帮助带动经济恢复
- 不同的消费券设计细节会导致不同的效果
Lei博士首先明确了政府在当下发放消费券的目的。
“有些是为了帮助弱势群体,或者在疫情中受到影响比较大的群体。还有一些是为了刺激短期消费进而带动长期的经济恢复。我们要谈的可能主要是后一种。”
Lei博士介绍说,其实欧洲、中国也都用到了这三种方式(减税、发放现金和发放消费券)。目前来看,消费券在短期刺激消费上会更加有效一点。
“从消费心理学来看,减税的好处是不容易看到的。多出来的钱还是躺在你平常的收入账户里的。‘心理账户理论’告诉我们,在账户里的钱你可能已经给它计划好了用处……你不一定会去做额外的花费,可能还是和平常的花费一样。”
READ MORE
250元补助金下周起发放,约510万澳人将因此受益
“相对于减税,发放额外现金属于看得到的钱,人们更倾向于去花掉。”
“但相对于消费券,现金有一个问题。因为消费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花费现金时有一种痛感。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持有信用卡时消费更快。不花现金,痛感会少很多。”
根据以上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券首先是可以“被看到”的钱,其次在花费时痛感较低,是比较适合作为刺激消费的手段。在实际发放过程中,消费券还被设计出了各种使用方法和使用渠道。
Source: Flickr
“消费券可以被设计成满多少钱可以使用;也可以被设计出专门的使用渠道。比如,把它设计成仅在餐馆使用,或者仅能在旅游时使用,可以用于刺激特定的行业。”
这些涉及的行业最好是有消费乘数的。比如,政府付出的刺激成本是一块钱。你要能够带动超过一块钱的消费。刺激出两块钱、三块钱……那么这种刺激才会更加有效果。
“比如,你要是刺激的是旅游行业,那么大家去旅游不光就是住,还要吃,还要玩,那么带动的就是其他行业的消费。”
READ MORE
维州推出12万张200澳元代金券,去偏远地区玩吗?
她也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目前消费券仅出现在旅游、餐饮、娱乐等非刚需的领域。
“刚需消费的乘数比较少。你刺不刺激他都得花钱,所以就没有弹性。如果刺激了可以带动额外的消费,那么就会起到刺激消费的实际作用。”
“另外一点在于,买个菜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愉悦,但旅游中的消费会给人带去身心的愉悦,这种愉悦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更多的消费。”
READ MORE
如何“抢”政府发放的旅游代用券?
Lei博士认为,从短期来讲,消费券刺激消费的效果肯定是有的。长期来看,已经有一些实验证明,发放的方式频次、使用的方式以及设计上很多很小的细节,都导致会它效果的不同。
“我们还需要去进一步的定义怎样才算是刺激了经济。比如,消费乘数达到多少倍,它叫才叫好的效果?或者它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才算是刺激了消费?”
Lei博士打比方说,有些人会因为有了消费券把未来半年要花的钱提前到现在来花,之后就不再花钱了,那可能就没有达到想要的刺激消费的效果。所以长期效果的好坏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追踪。
研究者还需要观察在停发消费券之后,人们是不是还能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是不是还能继续带动行业的发展?这些都是衡量刺激经济效果的组成部分。
“从我们现在的分析来看,消费券的短期效果好于减税和发放现金,但长期来看,还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人们有稳定的收入、有好的社会保障系统。大家没有后顾之忧才会想要去花钱。”
*以上内容仅代表嘉宾观点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