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空间:马炎——从中国小留学生到澳洲国家公园的守护人

J Liu

J Liu Source: J Liu

Ranger是个多义词:巡逻兵、护林员、游侠、到处徘徊的人。马炎说,他当了Ranger之后也引起过困惑,因为这个职业不像会计师律师那样一看就知道 是做什么的。马炎是来自中国安徽的留学生,在ANU大学环境科学院读了学士学位又来到墨尔本大学读硕士,毕业后成功申请到了他特别喜欢的工作,就是维州国 家公园的Ranger巡逻员。 在偏远的十二门徒地区工作了几年,他说有很大的收获。本周欢乐空间他介绍了在澳洲国家公园当巡逻员都要做些什么,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还分享了十二门徒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留学澳洲

2010年,19岁的马炎从安徽合肥,在父亲的推荐下,来到澳大利亚做了一名小留学生。在堪培拉的澳洲国立大学自然学院的一堂公开课里,马炎被自然的奇妙深深吸引,下决心“不走寻常路”,学习了科学学士的学位,主攻环境科学。

本科毕业后,马炎听从内心对墨尔本的喜爱,来到墨尔本大学继续自己的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马炎并没有继续深造做研究。他认为,一直“关在象牙塔”中不符合环境科学的态度。

他也没有响应导师“一起卖袋鼠肉”的邀约,而以没有永居权的留学生身份,申请了维多利亚州国家公园管理局(Parks Victoria)的工作。面试后他顺利被录取,分配在坎贝尔港国家公园(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工作。这所公园里,就是我们熟知的大洋路自然奇观“十二门徒”。

守护自然

作为团队里学历最高的“公园巡逻人”(park ranger),马炎深深享受着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环境科学出身的他,以蓝天大海做办公室,时时刻刻眼前看到的都是丰富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美景。

工作的具体内容也“千奇百怪”。除了基本的巡视公园、记录动植物状况、环境监控、设备维护之外,马炎的工作还包括处理路边被汽车撞死的小动物,清理公园内“春风吹又生”的杂草做斗争等。

做公园大管家的同时,他也是自然的守护人。欧洲移民把狐狸带到澳洲来,可是它们在这里没有天敌。于是大量繁殖,还会伤害小企鹅。捉拿狐狸的工作别看小,维护生态平衡的事大。

融入社区

澳洲的公园守护人大多都是有很多当地经验的白人。工作需要很接地气。安徽的马炎在澳洲的大洋路能干得好吗?

马炎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各方面融入当地社区。他积极参加同事的下午茶、BBQ,亲切的把自己的主管和副主管称做“大大王”和“二大王”。7年的澳洲生活经验让他以开放的心态和同事交流,吸收他们好的文化,也不忘一起插科打诨。

有一次,一家华人在大洋路附近的高速路上自驾,可是加错了汽油导致抛锚堵在高速路上。公园管理处上下很着急,马炎用自己独有的语言能力,和这家人沟通,并协调各方,圆满的解决了这个可能会成为重大交通隐患的问题。他不但没有因为是队里唯一的华人而工作不开心,反而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团队不可缺少的人。

呼吁环保

为了游客的方便,国家公园管理处在大洋路设立了“公园小站”。大洋路一段的国家公园由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别看一个小站,政府花了400多万元才建成。供水都要一卡车、一卡车的运来,电力也是靠24小时发电机发的。为游客贴心提供的卫生纸,每年都要超出预算1万多的购买。还有由于地方远,很难招到清洁人员。

节目的最后,马炎也“站在大洋路的中心呼唤爱”。呼吁大家一起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游客之家。

由于马炎出色的工作能力,现在他不但维护自己热爱的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还时不时代表公园给游客提供专业的中文讲解。如果您在壮观的大洋路上,遇到一位年轻的身着国家公园制服的华人小伙子,别忘了给他一个微笑。从中国小留学生到澳洲国家公园守护人,祝福马炎在澳大利亚的大好河山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