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志:万米高空突发急症谁来伸出援手?

Secrets Of The Long Haul Flight

Source: SBS

对于我们澳洲华人来说,无论是回老家探亲访友,还是去海外旅游公干,乘飞机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会生病,如果不巧在万米高空上发急症或者遇到意外需要救助的时候,哪里去找守护天使呢?


7月下旬在南方航空公司布里斯本飞往广州的一架航班上,就有一名女乘客突然身体不适,双手颤抖,幸好在她所坐的飞机上,乘客里就有两名医生,这两名医生 及时地站了出来,联手对她进行了救治和处理,让病人转危为安。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有幸连线到了其中的一位医生、来自浙江省眼科医院、目前在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的郑志利大夫,他给我们介绍了自己当时参与救人的经过。

其实郑医生所遇到的情况,也就是乘客在飞机上突发急症,还真不那么少见,因为根据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一项研究,在航班飞行中,每604架航班里就会出现一例乘客需要紧急救治的状况。随着航空运输业越来越发达,这样的状况出现的频率也在变得越来越高。

研究显示飞机上出现最多的紧急医疗情况包括心脏病、中风、晕眩、昏厥、抽搐、呼吸困难和外伤等。这些急症的发生,是对机组人员及航空公司应急处理能力的No.1考验。

一般来说,飞机上的乘务员,都接受过基本的急救培训,了解如何使用氧气瓶等急救设备,这一点我在采访郑医生的时候他也提到,说空乘人员在使用氧气瓶的时候非常熟练。而且您可能想不到的是,风度翩翩的空姐空少们不仅要学习心肺复苏术等基本急救技巧,甚至还需要了解怎么接生,以防乘客里有孕妇出现早产的情况。

一般来说乘客在发生紧急状况,向空乘人员反映之后,空乘人员会先以自身具备的知识,对急症乘客进行处理。并且在第一时间利用广播寻求乘客里医务人员的帮助。即使在乘客里没有医生护士,他们也可以通过通讯连线,向地面的紧急医务中心求救,地面的医生会实时地对患者情况提供指导性帮助。

有人可能会担心,飞机上空间狭小,救治急症患者的条件有限,这样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是在不少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上,都已经配备了包括各式药物在内内容丰富的急救包,除此之外,还有听诊器、血压计、氧气瓶、人工呼吸器、心脏除颤器等一些基本救生设备,足够应付包括神经、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急症和过敏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不过根据郑医生的描述,中国的一些航空公司,在急救设备的配备上,还有改进的空间。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如果机组人员在连线地面医生,并且后者认为有绝对必要的时候,航班会返航或者紧急迫降距离飞机最近的机场,将患急症的乘客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不过是否执行紧急着陆这要由机长或者航空公司的运营调度中心决定,一般法律规定航空公司需要谨慎使用紧急着陆,但也规定航空公司要把乘客的安全放在首位。

一旦紧急着陆,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花费昂贵。由此引起的相关费用都要由航空公司承担,而且这么做也会给机上其他的乘客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我们在这里提醒有健康问题的人在坐飞机出行之前提早去见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必要的话对行程作出调整或至少对航空公司作出提醒,以便后者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最后吴音也祝所有的朋友都能平安出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