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州第二波疫情爆发以来,似乎进入拐点,新增确诊数呈现下降趋势。维州医疗第一线的护士们,有着不少惊心动魄的经历,同时也收获了冷静的观察和一手经验。
通讯软件LINE上有一个群组,聚集约20名有台湾背景的、任职于维州医疗单位的护理师。站在抗疫第一线、守护维州的她们,将揭开工作上不为人知的一面。
要点:
- 一群在维州的台湾护士互助关心
- 有护士在隔离酒店工作,直呼太恐怖了
- 有护士亲眼见证新冠病患从轻症到濒临死亡的过程
从第一波到第二波疫情
维州自三月初爆发第一波疫情至今,医疗院所的管制越加严格。在新冠病房工作的Cinzia说明,第二波疫情后,所有护理人员都必须填写健康自主表格,符合每一项条件、才能进到医院上班。
陈女士任职的单位融合了新冠病房与心脏胸腔科,她表示,最一开始医院不允许医护人员戴口罩,后来才逐步调整,接触COVID-19确诊病患时,从需配戴医疗级口罩,变为N95口罩。
在急诊室工作的雅文则表示,急诊室和加护病房的资源本就相对较多,因此在疫情一开始,她和同事就配戴口罩工作。
READ MORE
戴口罩已经成为防疫日常,那么用过的口罩应该怎么扔?
澳洲和台湾抗疫措施有何不同
2003年全球爆发非典(SARS)时,雅文就在台湾的急诊室工作。她解释,当初在尚未搞清楚病毒的传播方式前,台湾的医疗单位只能慢慢摸索。
有了SARS经验,台湾在这次就能以最快速度应对COVID-19。然而,澳洲没有经历过类似的疾病大流行状况。
(澳洲)就像十几年前的台湾一样在做中学,但没有学得很好。
任职精神科的Landy表示,SARS期间,台湾的医院禁止护理学生进去实习,澳洲这次则采相反手段,鼓励更多在学的护理学生投入医护工作。Landy认为,虽能快速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但也存在训练不够等问题。
陈女士补充,SARS爆发时,台湾的护理人员被禁止回到家中,休假时也只能待在医院宿舍,而目前维州的政策,仍允许接触过COVID-19确诊病患的医护人员下班返家。
COVID-19医护工作最深刻的事
Cinzia亲眼见证病房内第一例死亡病例,从轻症到濒临死亡的过程,来得迅速又不可预测。而那位病患离世前,只有她和其他护士陪伴在侧,当时她都难过地心碎了。
陈女士对社会的爱心印象深刻,她说,包括华人社区,有很多善心人士自动捐赠口罩、护目镜等PPE设备给医疗工作者,也有华人妈妈特别花时间,缝制布口罩和头套送给他们,让她十分感动。Landy则分享,她所面对的多是慢性精神病患,许多人都是长期的住户,并已养成日常的外出和社交习惯,例如:在看护陪同下上健身房、图书馆、看电影等。一时之间,这些病患面对封城令很难调适,甚至有人因此病情加重,令医护人员压力很大。
陈女士收到外界的爱心物资 Source: 陈女士/陈女士的妹妹
雅文的急诊室工作,在两次疫情之间有明显不同的感受。她表示,维州第一次封城时,许多人心存畏惧、几乎不敢出门,让急诊室冷清许多,也阻挡了一些只需看家庭医生即可的轻症状病患造访医院。
不过,第二次疫情爆发以来,数字比第一次多了很多,再加上安养院群聚感染的病例,被送往医院后、占用掉许多病床。大量处于急诊室的人不能往病床送,导致医护人员焦头烂额。
任职精神科的罗密欧曾到监狱和隔离酒店工作,她分析,监狱的防疫措施比起医院和其他单位“超前部署”,三月之前就完全禁止访客,且犯人会见她时,都得先经过体温感测。
罗密欧也提到,自己曾透过护士人力仲介单位,介绍到墨尔本的隔离酒店工作。
那边真的是很恐怖的地方。所有人只是为了去赚钱,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她指出,根据自己的经验,DHHS的组成并非都是健康相关的官员,像是:负责指派她和其他护士工作的小组长,原本工作是在政府单位管控犬只注册。
READ MORE
护士证言:隔离酒店“一片混乱”,写信警告反被“拉黑”
她也分享,在酒店会议厅临时组成的护理站,口罩、PPE医疗资源相当丰富,然而,同时也堆满儿童玩具、童书、画笔等资源。罗密欧质疑,政府没有将预算花在最紧急的刀口上,且预算分配不均。
隔离酒店护理站画面 Source: Supplied by 罗密欧
医护人员互助群组
共约20名在维州工作的台湾白衣天使,组成一个LINE群组“COVID新冠下的漫谈”,互相关心彼此工作和身心状态。
她们每天会在群组上猜测确诊数字,猜得越接近者,就能获得陈女士赞助的一杯咖啡。
Landy强调,猜数字并不是戏谑性的娱乐,而是对医疗工作者的打气与鼓励,看着近期每天下降的数字,就能获得希望与心理上的支持。
我们很努力地在工作,我们真的希望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洲可以越来越好。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进行广泛的冠状病毒测试。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您现在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联邦政府推出的冠状病毒追踪应用程序COVID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