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澳大利亚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导致卫生系统资源一直非常紧张。
最近,阿德莱德一家“虚拟医院”开张了,这家医院允许病人在自家的床上就医,接受“虚拟治疗”,护士们还会进行“虚拟查房”,包括通过患者发送的患处照片来查看病情。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人担忧自己的工作会被AI所取代。虚拟医疗能否取代面对面的传统医疗形式?它的发展给医疗卫生行业及从业者带来了怎样的挑战?
对此,公共卫生专家、乐卓博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的刘朝杰教授表示,目前看来虚拟医疗“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
他说:“虚拟医疗或线上医疗,在学术界我们把它称之为数字健康。这种服务模式肯定会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但是总体上来说,它不会完全取代由人类给病人所提供的服务。”
虚拟医疗主要借助什么技术?
乐卓博大学协助墨尔本北区医院建立了虚拟急诊病房。刘教授介绍说,其成功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期间,虚拟病房给医护和病患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虚拟诊室让病人无需亲自前往医院问诊,只要登录该系统,即可由医生的线上问诊形成初步诊断,实际上起到了医院“分诊”的作用。
“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病人)就不必到医院的急诊室去了,因为去急诊室一方面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另一方面也会给医院带来额外的负担。但非常紧急的状况的话,虚拟急诊室也会告诉病人及早去医院。”
Public health expert from La Trobe University, professor George Liu. Source: Twitter / Chaojie Liu/Twitter
前者仍然需要由人来提供服务,仅仅借助了网络技术。而刘教授认为目前来看,后者有“很多不确定性”,或许“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虚拟医疗的优势与缺陷
刘教授认为,数字健康的最大优势便是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获得医疗健康服务。
“因为有这个优势,可能从一定程度上也会节约成本,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工成本。”
尽管数字医疗系统的前期搭建或需一定投入,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成本,但搭建完成后即可替代人类的工作。
“人工智能有明确的客观指标、判断标准进行推算,它的优势是非常巨大的。无论从个精确性还是速度和效率……它相比人工的判断会有一定的优势。”
“除此之外,现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着医务人员来汇集信息、撰写病历,也大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但随之而来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刘教授提到一个概念——数字鸿沟(digital division),即“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数字技术的掌握程度、可及性都会存在一定的不同”。
他说:“简单来说,老年人对于数字技术的掌握相对来说会比较弱,而年轻人相对来说就会强一些。”
原本医疗卫生服务应该最关注的对象是老年人,因为这方面的缺陷,反而会给他们的就医带来一定的障碍或问题。
刘教授认为,总体来说数字健康服务的收费是不会比人工服务更高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个优势的话,恐怕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很难得以推广和发展”,而除了诊疗费用的实惠之外,病人还节省了通勤或是请假导致的金钱与时间成本。
能否解决医疗短缺问题?
尽管使用现代科技的虚拟医疗可以部分代替人工,但刘教授认为,依靠数字健康服务来缓解澳大利亚的医疗短缺问题“恐怕是很困难的”。
以乐卓博大学与墨尔本北区医院合作的虚拟诊室为例,首先它起到的是分诊的效果,但实际上大部分医院的急诊部门都会有分诊的步骤,由医护人员参照严格的标准将来到急诊室的病患分成不同的级别。
“急诊室的资源非常地紧缺,分诊这个过程可能我们大家都不知道。严重危及生命地一些疾病,那是不得有任何耽搁,马上就得进行救治的,(但)病情不紧急的话,那对不起,你就只能往后排队了,”刘教授说。
“所以有没有虚拟(医疗),它都是采用同样一种方式,所以它并不见得能够真正地解决我们目前(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Source: SBS
“人恐怕是不可或缺的。好在虚拟技术可能会提高服务的效率,对资源的利用会更加充分,生产力更高,从而(达到)相对地缓解资源紧缺的效果。”
病人与医护之间的接触无可替代
总的来说,刘教授认为数字健康服务有一定的价值,且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人工服务是无法替代的。
“从老百姓、从病人的角度来说,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觉得我去看病的时候,好像医生跟我接触的时间太短了。”
“总觉得好像还有很多的交流没有到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咨询,好像医生也并没有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接触,无论是接触时间也好,还是接触深度也好,都是医疗卫生服务必须的一种需要。由机器完全来替代,很快地把一个服务完成了,可能和我们病人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点击音频收听完整采访)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谷歌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