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的關稅戰,正在引起反制。加拿大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最新一輪關稅金額達328億美元。上月前往美國的加拿大遊客數量較2024年下降了23%,使這個南方鄰國的旅遊收入損失21億美元。
另外,美國政府效率部首長馬斯克對德國極右翼政黨AFD的支持,似乎也激怒了歐洲潛在的特斯拉(Tesla)客戶。該電動車品牌的銷量在歐洲大陸急劇下滑,其中德國上月銷量下降了76%。在澳洲,該品牌電動車銷量也下降66%。
錯綜複雜的供應鏈
全球供應鏈專家、澳洲國立大學(ANU)商學院講師David Leaney告訴SBS新聞,消費者可以透過抵制某些商品來表達集體的政治聲音,但在現實中,這很難做到。
「即使你購買的是歐洲汽車而不是美國汽車,其中也會有大量積體電路晶片來自美國。幾乎不可能找到從海外購買的商品並且知道所有零件來自哪裡。如果你購買的是澳洲製造和澳企擁有的產品,你就更多機會知道裡面是甚麼成分。」

「例如,澳洲軟件服務公司可能有一家美國全球母公司。我們支持澳洲子公司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在澳洲納稅並僱用澳洲工人。」
「如果澳洲人想要反對美國產品,我會說『加油』,但由於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你可能只會選擇特斯拉這樣真正的大品牌。但消費者必須捫心自問,你是否一定想支持特斯拉的頭號競爭對手,也就是中國公司比亞迪?」
關稅其實「無關緊要」
他說:「澳洲生產的所有金屬中,不到1%出口到美國。因此,對澳洲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關稅其實無關緊要。」
「有關聯的因素是美國對中國鋼鐵徵收關稅,這導致中方要做出調整,減少購買澳洲的鐵礦石和鋁土礦,而這兩種礦都是我們大量開採和出口的。」
他說,這才實際上會打擊澳洲人。
「這意味著用這些產品製造的任何產品都會變得更加昂貴。對澳洲人而言,這意味著汽車和火車將加價,意味著運輸成本上漲,意味著運輸蘋果、粟米片、衛生紙或其他任何東西的成本都會上漲。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價格的漲幅不會和關稅相同——但關稅將對其產生1%或2%的影響。這是商品價格的小幅而穩定的上漲,間接由運輸成本造成。」
他形容關稅為「鈍器」:「他們通常會傷害那些你不想傷害的人,但他們不一定會傷害那些你想傷害的人。」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