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澳洲將調撥 1.19 億元對外援助至太平洋地區。
- 澳洲四份之三的援助將被轉移到印度洋-太平洋海域。
- 澳洲試圖填補因美國削減援助而留下的缺口。
在美國削減海外援助機構的開支後,太平洋島國將從澳洲的外援預算中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的部門編制了一份清單,列出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削減外援後,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將會受到影響的援助項目。
澳洲將重新分配 1.19 億元,以優先填補基本醫療服務及氣候行動方面的緊急缺口,包括額外撥款 500 萬元,以維持巴布亞新畿內亞、斐濟及菲律賓的愛滋病防治計劃。
澳洲四份之三的援助將被轉移到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包括1億元用於五年內提高經濟復原能力,3.7億元用於三年內解決緬甸的人道危機,3.55億元用於四年內應對氣候災害。

外長黃英賢曾對前兩黨聯盟政府削減援助提出批評,認為這在太平洋地區留下了空位,讓中國得以利用,並降低了澳洲作為島國首選合作夥伴的地位。 Source: AAP / EPA / Neil Hall
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數百億美元的資金,這對印度太平洋地區造成影響,包括導致逃離緬甸的難民面臨糧食短缺。
這次援助調整將來自三個多邊機構,包括削減對全球教育夥伴關係(Global Partnership for Education)的撥款,以及推遲原本預留給全球抗擊愛滋病、瘧疾及結核病基金的資金。其他發展計劃的預定增長也將被延遲。
「更安全的世界」(Safer World for All)組織的科斯特洛(Tim Costello)對是次小幅增加援助表示歡迎,但呼籲加大援助力度,並表示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澳洲需要挺身而出。他指,當美國削減關鍵措施例如醫療計畫等時,將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削減援助會導致動盪、不平等,甚至深刻的衝突。」
澳洲國際發展委員會(Th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臨時首席執行官莫里(Matthew Maury)表示,澳洲已明確表態:「我們不會從本地區撤退。」
但他也指出,還可以做得更多,因為「全球對援助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目前,援助佔聯邦預算的 0.65%,莫里呼籲主要政黨制定計劃,將其恢復至 1%。
黃英賢表示,澳洲將向美國倡導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的利益。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