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當地星期四(2月6日)簽署行政命令,以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針對美國及以色列等盟友為由,對該機構施加制裁。
行政命令下,任何個人及其家屬,若協助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國公民或美國盟友,將被實施經濟和旅遊制裁。
特朗普表示,相關行動是回應國際刑事法院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等官員。他指責法院在毫無合法依據下,對美國和以色列的人員行使管轄權,又濫用權力發出毫無根據的逮捕令。
目前未知制裁令是否涉及國際刑事法院的官員或成員國。目前法院有125個成員國,不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和以色列。
去年 11 月,國際刑事法院對納坦雅胡以及以色列前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哈馬斯軍事指揮官馬斯里(Mohammed Diab Ibrahim al-Masri)發出三張逮捕令,指控他們在以哈戰爭中犯下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
路透社早前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國際刑事法院已提前三個月支付工資,以免受到潛在的制裁影響。而國際刑事法院院長赤根智子去年12月曾表示,制裁將極大影響法院運作,並危及法院的存在。
特朗普在首個任期期間,亦曾因為國際刑事法院對駐阿富汗美軍涉嫌犯下戰爭罪的調查,對法院的相關官員實施制裁。
2023年,法院也曾因俄烏戰爭而通緝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之後檢察官卡里汗(Karim Khan)被俄方通緝。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