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選2025】投票前九日推首置政策可靠嗎?

兩大黨派大選前分別推出令首次置業者受惠的選舉承諾,學者認為受惠於政策的對象不同,而政策研究學者相信對整體房價產生有利的影響,不過可能帶來「某程度的通脹後果」。

Housing

Housing Source: AAP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持續與城市規劃 (sustainability and urban planning) 講師戴維斯(Liam Davies)表示,目前推出的許多新方案被誤標為針對「可負擔性的住房」。

他解釋其實這些方案真正針對的是「可取得性」(accessibility),目的只是令到置業者更容易取得超額貸款,便稱之為「住房可負擔性」。

同類承諾、兩種對象

戴維斯特別指出今次推出的是兩種方案、兩種對象,針對的是不同的群組。

他續說,工黨針對的是沒有存款的人,而兩黨聯盟黨則是以已經有存款為對象,但雙方都面對同樣的根本問題:就是過度依賴新建房屋。

戴維斯又表示,這些政策「魔鬼藏在細節裡」,因為僅適用於新建的房屋。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政府必定要制定長遠策略,來確保置業人士可以有機會購買物業,並且能夠負擔。

如何影響樓價?

新南威爾斯大學城市未來研究所(City Futures Institute)的包森(Hal Pawson)表示,工黨的政策將對整體房價產生「一定程度的有利影響」,但不是能徹底改變與住房數量局面有關的方法。

對於首次置業人士而言,如果能購買政府承諾以成本價建造的10萬個住宅其中之一,就可能會比購買私人建設的房屋便宜20%到25%。

他解釋主要原因是銀行只會向私人開發項目提供貸款,這些項目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而兩黨聯盟的政策可能會帶來「某程度的通脹後果」,而將該計劃僅限於新建住宅的決定是「相當明智的」。

「如果只針對新建住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就遠不如將政策放寬至整個市場那麼大,」包森說。

對物業市場的影響

工黨的政策仍無法達到澳洲在國家住房協議中所列出到2029年建造120萬個新住宅的目標,至於要為置業者提供抵押貸款稅收減免,在首次購房時提供這樣的支持是合乎邏輯的,不過提供稅收優惠的建議,會導致住房價格更為昂貴。

他認為若兩盟聯盟願意提出這樣大規模的改革,就應該進行一個更大規模的檢討,了解尚有其他的稅收項目之下,做法是否明智之舉,因為大多數稅收政策都是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發展。

包森補充說「相當驚訝」,兩個政黨竟然在大選開始投票前僅九天就做出了「相當大的」宣佈。

建築商歡迎建議

工會建築商協會(Master Builders Association)對工黨和聯盟的承諾表示歡迎。

工會建築商總裁沃恩(Denita Wawn)對工黨政策表示歡迎,想信幫助更多澳洲人擁有自己的家,不單是良好的住房政策,更加是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政策。

沃恩回應兩黨聯盟提議的稅收扣除稱,是一項積極且實際的長期激勵政策,鼓勵更多澳洲人建造他們的首個住宅,並支持由市場推動的建設活動。

至於社區住房行業協會(Community Hou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總裁海哈斯特(Wendy Hayhurst)則稱,她對工黨承諾開放更多住房供應,包括急需的社會和可負擔租賃住房感到「特別鼓舞」。

她說:「這是政策中的一個關鍵方向,將有助於解決各類住房需求。」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15 April 2025 10:21am
By Ida Cheung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