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歡在新一年羅列自己的新年計劃清單,例如是要多去健身房、要讀25本書、到某個地方旅行等等。
格價網站Finder的網上調查發現,有74%的澳洲人在2025年有制定新年計劃清單,而大部份的計劃都和健康有關,其中39%是改善飲食、選擇更健康的食品,37%是提升健身等級,33%是減肥。
兩成受訪者想出國旅行,有17%的人想要更多睡眠。其他主要計劃還有做個環保的人、減少工作、翻新住宅、做義工、轉工、找到伴侶和戒煙戒酒等。
只有26%的人表示不會制定新年計劃。
制定新年計劃有何壞處?
迪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Ron Borland專門研究健康行為,他建議不要隨便制定新年計劃。「這不是好事,除非你有非常清晰的規劃,並準備好去實踐。通常而言,計劃不會如願。」
美國Scranton大學一項調查發現,88%的有制定新年計劃的人,會在頭兩個星期放棄;只有8%實際完成了計劃。
這意味著制定新年計劃需要預期會落空。「最負面的影響是,你決定做某件事但最終失敗……而且失敗得很慘。對於較難的事,有時是註定失敗。沒有方法是百份百成功。」
為何新年計劃會落空?
Borland教授向SBS新聞表示,大部份的新年計劃落空,是因為缺乏規劃和時間。「它們未經深思熟慮,而且大家也沒有很好的規劃來實施它們。」
他指,大家制定新年計劃時往往處於假期狀態,“”當你在海灘上曬太陽時,你可能會想出一些可以持續兩個星期有效的事,然後你回到正常生活,但沒計劃在正常生活方式中真正維持這種行為。」
「你需要一個在日常生活方式中實踐那些計劃的規劃。但大部份人沒想那麼長遠。」
如何制定合適的新年計劃?
以下是幾個制定合適的——或者至少超過兩個星期——新年計劃的小貼士。
Borland教授表示,目標要「SMART」——具體(specific)、可量化(measurable)、可實現(achievable)、現實(realistic)、有時限(time-bound)。
具體:思考一下想要實現的目標,然後透過額外的細節使其更加具體。例如,不應該想「吃得更健康」,而應該想在每餐中加入更多的蔬菜。
可量化:決定如何追蹤計劃進度。例如,若計劃每星期跑步4次,但實際上只跑了4次,你就可知道自己偏離了目標,可以作出調整。
可實現:確保目標是切合實際、符合自身情況。假如自己一向是忙到要捱麵包和公仔麵過活,那每晚都想做一頓美食可能有點困難;從每星期做3頓住家菜這樣的目標開始,更容易實現,也為成功奠定基礎。
現實:考慮一下制定的目標是否適合生活方式。例如,從來都不早起的人,期望每天早上5點起床可能行不通。需要重新思考是否可行,以及是否有需要為此而努力。
有時限:為實現目標而設定一個明確的期限或時間框架。不要含糊地說要健身,而是具體計劃將在4月底之前跑步5公里,有一個時間表可以增加緊迫性並有助追蹤進度。
透過以上方式建構自己的新年計劃,把一個模糊的想法變成一個清晰的、可行的規劃——有助在最初幾個星期後繼續堅持下去。
新年計劃失敗怎麼辦?
Borland教授表示,即使新年計劃落空也不要緊,因為大部份人都是如此,重要的是要自我安慰、善待自己。
「老實說,徹底改變並成為一個不同的人是非常困難的。有時這是由於重大危機而發生的。但如果只是突發奇想去做,很少有人能成功。」
他說,成功的人往往是因為生活出現逆境,但對大多數人而言,制定新年計劃的決心不是為了克服逆境,而是為了成為理想的自己。
他又提醒大家,不需要為自己不夠理想、無法實現目標而擔憂:「我們很少人是完美的,事實上沒人是真正完美。」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