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仔原本只是在50年代時,小販用作處理已破裂的雞蛋的一種方法,但現在雞蛋仔已成為了香港人的童年回憶和遊客的最愛,更曾登上了米芝蓮的推介美食。
而在今天,雞蛋仔已成為了一種特色甜點,可以加上奶油、水果、威化餅、雪糕,甚至炸雞和楓糖漿,做出不同的配搭。
而改變的不只是雞蛋仔的配料,雞蛋仔的本身也有不同變化,從經典的朱古力口味,到創新的芝士和肉鬆口味,甚至在超市也會有雪藏雞蛋仔。
究竟雞蛋仔是有魔力如此吸引?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家裡製作雞蛋仔嗎?

Crispy and fragrant, egg waffles are a quintessential street snack Source: Flickr/One More Bite Blog
設備
雞蛋仔的形狀幾乎與歐洲窩夫餅相反,雞蛋仔並沒有凹痕用來盛載糖漿,反而是像有很多小雞蛋,類似小泡芙的3形狀,以製造外脆內軟的口感。
但是,雞蛋仔機的售價約為 150 元,因此我們選了用於爐上的雞蛋仔烤板,價值30元。
材料
基本上,雞蛋仔的粉漿與歐洲窩夫的粉漿非常相似,但多了一些特別的材料,包括用來增加蛋甜味的吉士達粉,營造外脆內軟口感的木薯粉,及淡奶,可令粉漿質地更濃厚,而且鮮牛奶曾經是一種奢侈品,因此用淡奶替代。
雞蛋仔
在店內買到的雞蛋仔通常裝在紙袋或紙杯中,當它冷卻時,雞蛋仔就會變得外脆內軟。
結果
最初步驟看起來很簡單,首先是製作粉漿,然後按照說明書來烹寫,每邊以中低火燒 2至3 分鐘,但事實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用這種方式烹飪,雞蛋仔會煮不均勻,裡面又實又乾,而外層亦黏住了,如果跟隨烤板製造商建議,用油輕輕噴在雞蛋仔上,卻令雞蛋仔佈滿小氣泡。
製作雞蛋仔的 4 種方法
1.以烤箱烤
為了防止顏色不均勻,是次烹調先在烤箱中以烤板加熱,而不是在爐子上。先用鋁箔紙把手柄包起來,以 200°C加熱 30 分鐘,再倒入粉漿,放回烤箱完成。
這方法令整個雞蛋仔煮得最均勻,但不幸的是,這也令內部都煮熟至相同的程度,即是做不到經典雞蛋仔那種酥脆外觀和柔軟的口感。
2.在爐子上以高溫預熱
今次我們試著模仿商用雞蛋仔機,先在爐子上加熱烤板,再將熱量調低去烤雞蛋仔。但當把雞蛋仔取出時,蒸氣把外層黏住在烤板,外層必須要夠乾燥才可成功把雞蛋仔取出。
此外,在爐子上加熱烤板亦令烤板一邊非常熱,而另一側則太冷,導致粉漿兩面熟的程度不同。
3.用爐子的中火烤(無需預熱)
這次選擇了中火,但出現一個相同的問題,就是烤板的一邊比另一邊更熱,但至少這次它烤焦。但雞蛋仔的內部寫得太熟,質地如蛋糕一樣,沒有咬勁。
4.以爐子的低火煮(無預熱)
這次先從一個冷的烤板開始,並一直以低火煮,是次雞蛋仔的外層有一點光澤,是理想效果,但結果與烤箱烤的雞強仔非常相似,質地沒有太大變化,質感亦很像蛋糕。
結論
不幸地,最後沒有成功做出像店內買的雞蛋仔那樣完美地達到了外面鬆脆,裡面有咬勁。與許多烹飪菜式一樣,溫度控制甚至加熱都非常重要,但雞蛋仔的凹凸形狀幾乎不能在家成功做到。
我們可以使用商用雞蛋仔機,但要付出 150 元。或者你也可以以 5.5元在店內買到。
香港雞蛋仔
by Farah Celjo
2人份
- 1杯 普通麵粉
- 1茶匙 發酵粉
- 2湯匙 木薯粉
- 2湯匙 吉士達粉
- 2個大雞蛋
- ½ 杯水
- ¼ 杯淡奶
- 1茶匙香草精
- ½ 杯糖
- 50 毫升 植物油
- 鹽少許
1. 將麵粉、發酵粉、木薯粉、吉士達粉篩入碗中,加入鹽攪拌均勻。
2. 在一個單獨的碗中,將雞蛋、水、淡奶、香草、糖和油攪拌至混合狀態。
3. 將以上兩個混合物一起攪拌成光滑的粉漿。
4. 在你的雞蛋仔烤板上塗上少許油或不粘噴霧並加熱。將 ½ 至 ¾ 粉漿倒入烤板上,確保粉漿均勻分佈在烤板上。
5. 煮2至3分鐘,翻面再煮2至3分鐘。
6. 從鍋中取出並稍微冷卻,一定要趁熱食用。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