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超市的促銷策略可能會導致顧客在雜貨的支出增加。
-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很多澳洲人很難確定促銷的商品是否真的更便宜。
- 一位專家表示,了解這些促銷策略可以減少雜貨開支。
很多澳洲人都為負擔雜貨開支而感到艱難,因為即使是最基本的超市購物也可能要花費三位數字。
事實上,根據金融比較網站Finder的消費者情緒追踪器,消費者每周平均雜貨開支可能在 78 元到 210 元之間,具體取決於購物的地點。大約五份二的受訪者表示,超市購物是他們其中壓力最大的開支。
雖然造成這種情況的部份原因是澳洲3.8%的食品通漲率,但超市的行銷策略也可能導致消費者比平常花更多的錢。
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Deakin University市場學院加格(Nitika Garg)教授表示:「(超市)採取了一些措施來讓消費者在商店內花更多時間,從而最終消費更多。」
超市使用甚麼策略?
與很多零售商店一樣,超市採用一系列策略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並影響他們的購買決定。產品陳列技巧是眾多策略之一。
在很多超市,牛奶、麵包、芝士、水果和蔬菜等主食彼此距離得很遠,逼使消費者步行更遠的距離。
較昂貴的物品也往往放置在與視線齊平的位置。
非必需品(例如碳酸飲品、朱古力和薯片)通常會放置在通道的末端,以及混合到主食貨架之間。
加格說:「他們確實希望你盡可能更多地參觀商店裡的空間。」
財務規劃公司 KDM Financial 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62% 的顧客在店內購物時會衝動購買。
超市也利用聲音和其他感官來減慢顧客購物的速度。
加格說:「例如(超市)......有自己的音樂頻道,專門針對一年中不同季節和一天中不同時間而有所調整,以幫助消費者根據他們的需求和商店的佈局放慢或加快作出購物決定。」
促銷真的有著數嗎?
消費者在超市看到的優惠主要有兩類。
第一種是鎖定優惠價,通常帶有亮紅色標籤,並顯示在特定日期前價格的上限。另一種是商店促銷活動,其中包括買一送一等。
減價產品通常是所謂的蝕本產品,即以成本價或低於成本價出售的產品,以吸引新的消費者。水果和蔬菜通常屬於這一類,這會吸引顧客購買更多。
「有時我們最終會選擇購買一些東西,只是因為我們想,『哦,這很抵買,或者這可能是很抵買,就直接買吧,因為如果我明天沒有了優惠怎麼辦?』 」
根據消費者權益倡導組織「選擇」(Choice) ,大多數澳洲人都不知道他們是否得到最抵的超市優惠。
該小組進行了一項研究,向 1,000 多人展示 9 張來自 Coles、Woolworths 和 Aldi 的標籤照片,上面寫著「低價」(low price) 、「跌價」(down down)和「超級慳錢」(super savers )等不同的詞語。
受訪者需回答是否認為標籤上的價格已有折扣,以及這是否可以快速輕鬆地確定。 「選擇」發現消費者存在「廣泛的混淆」,很多人錯誤地相信商品在正價時已有折扣,或者不能確定。
「選擇」活動和政策高級顧問舍伍德(Bea Sherwood) 在回應調查結果時表示:「對於那些缺乏時間的人,也許要養育年幼子女人士,這尤其困難,他們沒有時間追蹤超市的價格,也沒有獲得作出明智購買決定所需的資源。」
Coles 的發言人向SBS 新聞表示,公司已實行「多種特價機制來幫助顧客發現超值的商品」,Woolworths 的發言人則表示會「努力地」把價格「清晰地和準確地」傳達給顧客。
下次購物時要記住的一些事項
防止超出預算最簡單方法之一,是寫下購物清單並堅持執行,以及當折扣產品引起你的注意時要自己衡量一下。
加格說:「在購買折扣產品前,重要的是要考慮一下你是否會真正使用它。」
「就算真的抵買,你最後會立即全部用到嗎?」
加格教授表示,對於購物者,重要的是要問自己他們正在考慮購買的折扣產品是否是他們真正會使用的東西。 Source: AAP / Lukas Coch
加格說:「你不必購買朱古力,你不必購買碳酸飲品,但如果它們有廣告宣傳,你可能就會買。」
她補充說,重要的是更好地了解超市的行銷策略,並在購物時保持警覺。
「你真的需要注意你在購物籃裡放了甚麼以及原因為何。我知道這有點壓力,但如果你真的想慳錢,那就需要這樣做。」
欲了解更多報道,請前往SBS 的新podcast系列- 生活開支揭秘 ,由 Ricardo Gonçalves 和 Peggy Giakoumelo 主持。他們探索一個消費者如何透過專家的意見而節省開支。從超市到租金,從營養品到汽油等等,了解令你增加支出的行銷策略,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如何減少支出。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