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郵政在網站上公告,會繼續接受所有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包裹,並正和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密切合作,以實施針對中國內地新關稅的有效徵收機制,以確保包裹送遞受到的干擾最小。
但在前一天,約12小時前,美國郵政宣布,由當地時間星期二(2月4日)起,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包裹,信件不受影響;暫停措施將持續至另行通知。公告未有提及暫停原因。
在美國公布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包裹後,香港郵政亦宣布,即日起暫停接收寄往美國而內載貨品的郵件,其他內載文件的郵件則不受影響。
香港郵政指,接獲美國郵政機關通知,不可向美國付運內載貨品的郵件,即時生效,除非有關郵件已按美國法例的規定,向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提交完整及正確的「正式報關」,透過報關代理提交所需的進口文件和繳納關稅,否則在2025年2月4日或之後進入美國而内載貨品的郵件,將會被退回香港,當局收到後會安排退回給寄件人。
![2025-02-06_12-27-32.jpg](https://images.sbs.com.au/9f/76/e9a7e6ad459ebcc52b1fbff783fe/2025-02-06-12-27-32.jpg?imwidth=1280)
美國郵政在網站上公告,會繼續接受所有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包裹。(USPS 網站截圖)
美國眾議院委員會2023年一份針對中國共產黨的調查報告指,中國電商Temu(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和SHEIN「可能」對根據該條款運往美國的所有包裹的30%以上「負有責任」(likely responsible),而且「可能近半」(likely nearly half)是來自中國。
有美國官員早前指出,暫停措施或導致這兩間公司的包裹延遲進入美國。而亞馬遜等其他零售商也可能受到影響。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亦在同一天公布,為配合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打擊合成類鴉片及芬太尼的行政命令,同樣由當地時間2月4日起,暫停來自中國內地內地和香港的小型包裹(de minimis)清關和免稅入境安排。
美國對華實施的10%關稅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貨品。美國國土安全部聯同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發公告,指出,根據總統特朗普2020年簽署的《關於香港正常化》第13936號行政命令,指明中國的貨品包括香港,如果貨品被視為主要在中國內地或香港製造,就算經第三方轉運,仍可能要徵收額外關稅;就算在有關地區進行過加工、組裝或修復,也可能加徵關稅。
而香港特區政府就加徵關稅,以及美國郵政暫停香港郵政向美國付運內載貨品的郵件表示強烈不滿。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美國對香港產品加徵額外關稅,是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組織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
發言人指,於2023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這些數字清楚說明香港與美國之間有着緊密的經濟互動,美國企業在香港有龐大的商業利益。
發言人強調,正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假如美方不糾正其錯誤行為,政府將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包括循世貿組織途徑,以捍衛香港的合法權益。
![Hong Kong](https://images.sbs.com.au/drupal/yourlanguage/public/hong_kong.jpg?imwidth=1280)
香港特區政府就加徵關稅,以及美國郵政暫停香港郵政向美國付運內載貨品的郵件表示強烈不滿。 Credit: Pxabay/MK817 CC0
他並指出,香港郵政正積極處理問題,了解具體情況,並會視乎實況作適當安排,香港郵政會盡快與美方溝通。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