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馬克龍自 2019 年以來首次訪問北京,早於馮德萊恩抵達。
- 馬克龍在訪問前,與拜登曾舉行電話會議。
- 此行主要目的是討論貿易風險和烏克蘭危機。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三 (4月5日)抵達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隨即發表講話。他稱歐洲與中國的貿易及外交關係雖然存在風險,而且不平衡,但歐洲絕不能與中國脫鈎。他試圖反駁西方和北京之間正存在「無可避免正在惡化」緊張關係的說法。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亦加入同行,馬克龍表示,鑑於中俄關係密切,在解決俄烏戰爭上可以發揮作用。因而,與中國保持對話是關鍵性的,而這種對話不應只是俄國獨享。
這是馬克龍及馮德萊恩自 2019 年以來首次訪華,馬克龍在出訪前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同意在訪華期間敦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加快促成烏克蘭和平,並參與該區域可持續和平的建設。 儘管美國對北京的和平計劃持懷疑態度。
馬克龍在北京的法國大使館告訴記者:「我們聽到越來越多的聲音表達對兩國未來的關係有強烈擔憂,在西方和中國之間存在一個無可避免地正在惡化的緊張關係。」
他補充,他有印象是與中國經濟的脫鉤已在進行,唯一剩下的問題是速度和強度。
但他卻表示:「我不相信,無論如何我也不想相信這種情況。」
此行將標誌著馮德萊恩自三年多前成為歐盟委員會主席以來首次訪華,起行前她表示歐盟與北京的關係必須「去風險化」,包括限制中國獲取敏感技術和減少對關鍵貨品輸入的依賴。
近年歐洲與中國的關係惡化始於2021年倡導的投資協議停滯不前,北京又拒絕就烏克蘭問題譴責俄羅斯。
此行亦可以讓他在國內養老金改革而爆發抗議的尷尬問題方面取得一些變局。與他一同訪華的 50 人商業代表團,當中包括正在洽談一張大型的飛機訂單的空中巴士公司(Airbud),阿爾斯通(Alstom)和核能業巨頭EDF。
然而,有分析師表示,當美國及其盟友從台灣到使用敏感技術等問題上,越來越不信任中國時,大張旗鼓地簽署協議似乎是在趁虛而入。
經濟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分析師巴爾金(Noah Barkin)說:「現在不是宣佈商業交易或大型新投資的時候,這實質上是對中國的經濟投信任票,並發出法國不同意美國做法的信息。」
法國有官員批評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去年年底獨自前往中國後,馬克龍此行邀請馮德萊恩是為了彰顯歐洲的團結。
在出訪前,馬克龍和馮德萊恩均表示希望說服中國利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實現烏克蘭和平,或者至少阻止北京直接支持其盟友。
習近平主席上個月飛往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數小時的閉門會談後,加深了對中國動機的懷疑。
針對烏克蘭危機,中國今年提出一個列有十二點的和平計劃,呼籲雙方同意逐步緩和局勢以實現全面停火。
但由於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該計劃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否決,美國和北約隨後表示中國正在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北京否認了這一說法。
馬克龍表示,他將在周四 (4月6日),在聯同馮德萊恩與習近平會面時強調,歐洲不會接受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馬克龍表示,任何這樣做的國家都將成為違反國際法的同謀。
他指:「中國的利益不是要打一場持久戰。」
馬克龍的一位顧問在出行前說:「考慮到中國與俄羅斯的距離很近,很明顯它是其中一個少數,而不是唯一一個,可能以某種方式對衝突產生關鍵性影響的國家。」
在上周與習近平會面時,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表示,他鼓勵中國領導人與烏克蘭領導人對話,了解他們的和平方案。
馬克龍和馮德萊恩預計會就習近平應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話一事作出回應。
上月,中國意外地緩和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局勢後,中國一直渴望將自己展示為調停人和美國的替代者,中國稱美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是在煽風點火。
在中國抗議美國主導的限制技術出口措施之際,美國與歐洲領導人的舉行會談,中國認為這是華盛頓努力遏制其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崛起的一部分。
中國警告歐洲不要加入。
針對馮德萊恩上周關於與中國貿易風險的評論,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本周表示,歐洲將會因企圖切斷任何與北京的經濟關係而受到影響。
它說:「歐盟正處於一場艱難的鬥爭中,因為它承受著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要求它調整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中歐脫鉤只會有利於美國利益,中歐雙方都會受害。」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