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置業計劃」(或稱「共享業權計畫」)下,政府會為合資格的首次置業人士,於買樓時提供高達樓價最高40%的融資,並與業主共享物業的持有權,即若物業日後出售及獲利,政府亦將會獲得最高達40%的淨利潤,但該計劃一直未獲其他政黨支持。
反對黨兩黨聯盟認為,聯邦政府不應以居民的房屋需求獲利而堅決反對有關計劃。
綠黨則認為計劃最終會進一步加劇對房屋的需求,要求工黨、要在住屋政策的其他方面作出「重大讓步」,先至會支持議案,至於其他細小政黨及獨立議員亦希望政府要幫助各州實施租金上限,或重新考慮,對負扣稅和資本增稅優惠等安排,進行改革。
法案在兩星期前一度於國會遭否決,參議院亦已投票決定將法案的審議日期再推遲兩個月,但房屋事務部長歐尼爾則強調,工黨不會容忍將法案的決議一再拖延,未排除會運用權力「解散兩院」及提前大選,迫使國會支持有關法案。
據澳洲廣播公司的報導,歐尼爾日曾表示,由於澳洲大選好快進行,因此,能通過法案的時間已「所剩無幾」。
「如果綠黨及兩黨聯盟繼續推遲立法,就會有數以千計的澳洲人失去置業的機會。」
歐尼爾暗示,若果於聖誕節之前,議案仍然未獲通過,工黨將會運用權力「解散兩院」及提前大選。
「總理艾巴尼斯已表明對此持開放態度,工黨好認真希望解決目前澳洲的住屋危機,因此,亦希望會盡快作出了斷。」
LISTEN TO

【總理否認難撲火】「改革負扣税」獲主流意見支持?
SBS Chinese
06:05
由於目前離澳洲的正式大選已不遠,坊間估計如果「要解散兩院重啓大選」,行政及經費上都未必可行,因此亦估計「解散兩院」的機會不大。
但隨著目前談判仍然未有進展,估計工黨政府仍然可能會繼續用此威脅手段。
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專家的意見指,「幫助置業計劃」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澳洲住屋和城市研究所(AHURI)」的常務董事福瑟林厄姆(Michael Fotheringham)認為,計劃有望緩解目前住屋危機,但不能作為唯一手段,需要透過以負扣稅的改革等政策配合,才有幫解決目前危機。
福瑟林厄姆指,雖然已經有研究表明,幫助置業計劃不會引發進一步通脹,亦並非推高樓價的原因;但推出任何向首次置業者提高補助金的安排,無論如何都會推高樓價。
「因為無論為任何首次置業者提供任何金額,最終只會流入賣樓方的手上。」
但福瑟林厄姆認為,相較之下,共享業權計畫更具針對性,亦只適用於特定的合資格家庭,可以被用作制約樓價的安排。
「政府應該善用此安排,作為住屋政策的一部份,但這不應單一進行,必須配合其他必要手段,包括考慮負扣稅改革等。」
但他強調,其他政黨亦不應以負扣稅改革作為勒索手段,來影響「幫助置業計劃」的討論。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戴維斯」就表示,政府在解決澳洲當前的住屋危機所面臨挑戰,或可借助「幫助置業計劃」解決。
「由於物業往往被視為個人的最重要資產,因此,任何降低屋價的政策都會影響許多澳洲人的財富。」
「工黨推動的計劃實際如同踩鋼線—既要推出讓更多澳洲人置業的新政策,又要維持樓價令政策能得同時獲得有樓人士的支持。」
「戴維斯」認為,幫助置業計劃有機會幫助實現上述兩個目標:「政府亦可透過共享業權計劃等方式,對房產買賣制定某種形式的契約或協議,以限制物業轉售时的價格。」
戴維斯建議採用一個稱為「南丁格爾模型」的方式,即買家若要透過資助計劃、以非營利的方式購置物業,當局就可以向物業的產權,設立某種限制性契約,令業主日後不得以高於市場主導價出售有關物業。」
「雖然這未必會完全消除炒賣投機活動或屋價上升等問題,但這亦會確實會限制部份業主,透過炒賣物業獲利(而推高樓價)。」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