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心臟衰竭、腎臟疾病、慢性肝病,或是長期蛋白質攝取不夠、各類營養不良問題,都可以引起雙腿水腫。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探討一下,水腫帶來的健康問題。
READ MORE
徐啓怡 — 水腫的成因和對付方法
是肥胖?還是水腫?水腫是指過多的水分、液體留在體內堆積。會發生在循環系統或是細胞組織和體腔之中,造成各部位腫大。若是持續嚴重水腫,一定要盡速就醫。如果要判斷雙腿是否有水腫,可以觀察腳脛骨前的皮膚,如果用手指輕壓後放開,壓痕沒有立即回彈消失,就可能是雙腿岀現水腫了!經常性出現水腫問題的人,會因為平時穿慣的鞋子變得繃緊而穿不下;又或襪了鬆緊帶的勒痕久久不消,才察覺這個癥狀。通常早上剛起床時水腫的癥狀最輕微,到了下午或晚上,因為地心引力的緣故,下肢水腫變得更加明顯。
原來水腫跟肝功能有關係。慢性肝病引起的下肢水腫會有機會產生紅腫、發熱、賬痛等發炎的現象。萬一發現肝臟疾病引發水腫,大多已經是肝病晚期。 例如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甚至是晚期肝癌。這些患者可能同時合併其他癥狀,像是黃疸(眼白鞏膜甚至全身皮膚發黃)、皮膚上有蜘蛛斑、利尿劑難以控制消除的腹水,或肝昏迷等徵兆。
READ MORE
徐啓怡 — 水腫的成因和對付方法
肝臟在人體發揮非常重要的功能,是集合必要的蛋白質,而血液中的白蛋白就是肝臟所製造的其中一種蛋白質。 當肝臟功能不健全,白蛋白製造不足時,血液中的水分會滲透到人體周邊的細胞組織間隙,引起水腫的癥狀。另外,慢性肝病合併嚴重腹水的患者,也會因為腹水造成腹壓上升,下肢靜脈血流迴流受阻,而加重下肢水腫問題。
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丙型肝炎。其次還有酒精性肝炎,近年來因為肥胖及代謝異常引起的脂肪性肝病也逐漸增加,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的傳染途徑是透過血液和體液。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見的原因,是母子的垂直傳染,即是患有乙型肝炎的母親在分娩前後傳染給新生嬰兒。因此,家族中若有乙型肝炎帶原的母親或兄弟姊妹,建議接受檢檢。要預防感染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就是避免共用刮鬍刀和牙刷。另外,如果共用針具接受針灸、刺青、紋眉、穿耳洞、靜脈藥癮註射等,也是感染的高危行為。預防與治療酒精性及脂肪性肝病沒有特效藥,要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飲酒過量。飲食少油、少鹽、控制熱量攝取,及養成運動的習慣,維持理想體重。
慢性肝病的患者,建議每三至六個月去檢查肝功能指數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並由醫生評估是否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及早發現及治療,才是預防慢性肝病並發癥的最佳方式,所以不要輕視水腫的問題!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