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黃修平導演今天怎麼說】籌備五年學埋手語用電影探討聾人文化

看我今天怎麼說_終極海報_27x38Inch_20250118_Output_Eng_V2.jpg

Credit: One Cool film/Ponder entertainment

香港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在香港大獲好評,導演黃修平(Adam Wong)為了更深入了解聾人文化,拍攝前花了五年時間籌備,更自學手語。


黃修平執導、編劇及監製、由游學修、鍾雪瑩、吳祉昊主演的香港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在香港大獲好評。

足本錄音:

LISTEN TO
【多角度探討聾人文化】《看我今天怎麼說》黃修平籌備五年學埋手語 image

【看黃修平導演今天怎麼說】籌備五年學埋手語用電影探討聾人文化

SBS Chinese

10:53

女主角鍾雪瑩獲封台灣金馬影后,電影亦獲提名第3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電影,及成為學會的推薦電影之一。

電影目前已在澳洲公映,而導演黃修平在接受本台【光影會客室】訪問時,就分享電影的靈感來源其實是來自另一條短片。

2025-05-07_12-03-41.jpg
Credit: SBS

「最初是源於我們的監製何康和我們的策劃Fiona,他們在十年前已經想做一些關於聾人文化的項目。」

「何康就是電影人,Fiona則是一位在非牟利機構界別的資深人士,他們接觸了一些非牟利機構連繫—例如,香港推廣手語的一個叫語橋社資(SLCO Community Resources)。」

「他們是想做一些創作,去關心這個似乎在香港比較不是那麼多人關注或underrepresented的聾人議題,但最初不是很清楚或未確定要做甚麼。」
LISTEN TO
MOVIE_LOVE LIES_FINAL image

【香港電影金像獎】《我談的那場戀愛》導演何妙祺:電影選角最成功

SBS Chinese

10:57
「就在五年前,他們集合了一些不同的編劇寫了一些短片的劇本,其中一個就是關於聾人文化的短片、叫《海底私語》。」

「我也在五年前第一次看到這個劇本、當時只有一個劇本,裡面有一個場面特別觸動到我,就是描寫一些聾人在海底打手語。」

當時我就覺得很受啟發,因為我們作為健聽人一向覺得聾人如果用手語在一個健聽的世界,會在溝通上輸蝕,但原來他在水底下懂得手語就是溝通的王者。

「繼而我就跟這位編劇施賢展開了很多關於聾人文化的對話。」

而隨著黃導演與編劇施賢的討論,令他更了解原來聾人之間,對於如何融入社會,往往亦持不同意見,令他眼界更開闊,而決定需要將這個議題化為電影。

「我就更明白了,其實耳聾這件事,不一定要用一個殘障的角度來看。聾人的生活是有一套 自己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生活的習慣及特別價值觀,而我覺得最核心的價值是聾人的身份。」

「我越聽越有興趣,然後我問了(施賢)一個問題:『如果一個聾人擁抱自己的身份,是否等於有一天假如發明了一種儀器,他用了之立刻變成健聽,他也會選擇不用的呢?』他的回簽是『正正就是這樣!』」

「我當時受到很大的衝擊,覺得需要拍一套關於聾人身份為題材的作品,當時我就跟他說,這個題材我很有興趣,我們把它發展成長片。」
DSC_8421 copy.JPG
Credit: One Cool Film/Ponder Entertainment
而為了更深入了解聾人文化,黃導演更花了五年時間作深度研究。

「包括看書、看紀錄片、與很多聾人朋友討論、走訪很多服務聾人或推動手語的機構,也會見一些學者...亦會見了一些醫生、或者做人工耳窩的專家。」
還有我自己去學手語。

「所以我們是有一個很充足的資料才去展開這件事的創作。」

而亦因為了解更深,黃導演亦很希望在電影中反映聾人對身人分認同的不同光譜。

電影的核心其實想說聾人如何關注自己的身份。

「他們有人會完全不會視耳聾為殘障,或高舉手語為自己的母語,或希望這個社會上有更多的友善的設施,可以容讓他們繼續打著手語地融入社會。」

「但我們很快也接觸到一些完全相反的例子,就是他很成功學習到口語,或者利用人工耳窩。」

「但也有一些例子,其實在他成長的過程之中,可以說是被一種世俗的意識影響,認為你一定要學口語才能變得正常,才不會故步自封、融入世界。」

「問題是有很多這些例子部份人自身的條件根本上不是很好,或即使他勉強做到、甚至乎努力學習,但是他最終要犧牲了整個成長過程,來換來一個、與這個健聽世界(聯系)...但只有半桶水的溝通,所以他們整個成長過程是不快樂的。」

「因此,不會所有聾人都有相同想法,一定也有很多聾人希望透過不同程度的幫助...令到他盡量接近這個健聽的世界 。」

「我們的團隊都認知得到,聾人的光譜是很寬的,所以如果我們對於聽人的觀眾—可能對聾人文化不太認識,我們真的想說聾人文化這個核心(話題)。」
DSC_5068 copy.JPG
Credit: One Cool Film/Ponder Entertainment
「因此,我覺得我一定不可以只是傾側,而是要說到光譜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面向。」

「所以我覺得聾人文化是不同的聾人對於自己的溝通方式有不同的取向,他與這個健聽的主流世界夠不夠融合。還是說他們想要被特別注意,也會產生這此議題。」

「這亦觸碰到一個核心的價值。就是我們如何地融入這個社會之餘,是否亦不失真正的自我,或如何不被扭曲...因此我亦覺得很值得探討。」

黃導演亦因此在故事的設定中,安排三個不同的主角,分別代表聾人社群中三個主流的不同意見。而其中吳祉昊更加是由黃導演發掘的一位聾人素人演員。

「新演員吳祉昊...之前幾乎是沒有什麼演出經驗,我也認知到我拍聾人的電影是需要找聾人做主角,而不只是聾人演員的配角、或者是周邊的羣眾。」

「所以我很幸運地找到吳祉昊,因為香港真的沒有聾人的專業電影演員,現在有了...因為我拍了第一個後,他現在可以提名最佳新人獎,我覺得他可以稱之為一個專業的演員。」

對另外兩名主演游學修及鍾雪瑩又有何特質吸引到黃導演?他又覺得電影中有哪些場口令他最感動?更多詳情請收聽【光影會客室】的詳盡訪問。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