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懸崖】利蘇珊挑戰重重 自由國家黨可能拆夥?

MALCOLM TURNBULL MENTAL HEALTH PRESSER

利蘇珊是在西非尼日利亞出生,早年是在中東長大,兩歲前隨英國家人移居阿拉伯聯合猶長國。她亦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Credit: MICK TSIKAS/AAPIMAGE

今年聯邦大選的結果,可以說令許多人感到意外, 除了工黨獲取了大多數議席組成政府之外,其對手自由黨亦面對數十年來最差的一次大選成績,同時,亦令到自由黨要易主,昨天,前自由黨副領袖利蘇珊(Sussan Ley) 亦以29對25 票,擊敗財政事務發言人泰勒 (Angus Taylor),成為該黨80年來首位的女黨魁。


63 歲的利蘇珊其實從政的經驗十分豐富,她是在2001年首次在新州偏遠地區的Farrer選區當選成為議員,並曾任體育、衛生、長者護理及環境部長的職務。不過,由於利蘇珊只是以4票之差勝出黨魁的職位,令外界有聲音表示,擔心她可能是面臨一個所謂「玻璃懸崖」英文即是(glass cliff)的情況,亦即表示她是在一個充滿挑戰而會面臨很高失敗風險的情況下晉升到領導地位的情況。

澳洲國立大學全球女性領導研究所所長瑞安 (Michelle Ryan) 解釋說,由於自由黨在今次大選中大敗,亦是該黨在過去數十年來獲得最差的成績,所以,她擔心利蘇珊可能成為該黨的代罪羔羊。

瑞安說:『「玻璃懸崖」的意思,是指女性在一個危機的情況下更有可能成為領袖。而我們可以把利蘇珊的任命看作為是一種「玻璃懸崖」式的任命。我當然要強調她完全有資格勝任這份工作,但我認為,自由黨如何走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選失利的情況,以及為甚麼這是該黨首次有女性擔任領袖,這都是值得關注的地方。』

她又認為利蘇珊將會面對很大的挑戰。

她解釋說:『因為在危機時期擔任領導角色往往會招致批評,讓領導工作變得非常常艱難。』

不過,利蘇珊曾經表示,她希望能夠在本屆國會任期內擔任自由黨的黨魁。

利蘇珊說:『每個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都會像我一樣,帶著責任感、決心和熱情去承擔。我百分之百地相信,三年後我仍然會繼續擔任這個工作,而更重要的是,自由黨將處於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地位。』

而在她上任之後的首要工作,便是任命影子內閣名單,亦要協商黨內對不同議題的政策和緩解黨內的嚴重分歧。同時,她亦需要與國家黨商議雙方的同盟關係。

不過,利蘇珊卻拒絕透露最終確定前排議員的時間表。但她表示,她將會超越黨內各派系的界限,並會任命一些支持她的競爭對手、前財政事務發言人泰勒的人士加入其黨團之內。

而泰勒在落選黨魁之後避開了傳媒,但原定與他搭檔爭奪黨魁職位的普萊斯 (Jacinta Nampijinpa Price) 經已發聲,表示不希望利蘇珊會將泰勒推到後排。

普萊斯亦對於她自己是否期望擔任前排議員或是否會接受任何職位的安排守口如瓶,只說她和利蘇珊「對如何處理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但她打算為黨作出貢獻。而她亦強調,現時他們最重要的工作,是要重建該黨,共同對抗敵人,而她所謂的敵人,是指工黨和左翼勢力,同時,亦要與他們的同盟國家黨的同僚合作。

不過,重新獲選為國家黨黨魁的利特爾波特 (David Littleproud) 昨天卻向澳洲廣播公司 (ABC)表示,他無法保證國家黨會繼續與自由黨結盟,但他表示,會與自由黨就這事宜及其他問題進行商討。

而利蘇珊在決定其前排議員之前,亦必需先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將決定是否會有國家黨議員成為她的前排議員,如果有,又應該有多少人。

不如又談談利蘇珊的背景,利蘇珊是在西非尼日利亞出生,早年是在中東長大,兩歲前隨英國家人移居阿拉伯聯合猶長國。她亦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她在13歲時跟隨家人搬到澳洲。家人在昆州短暫涉足養牛業之後,便決定搬到坎培拉。而利蘇珊亦是在那裡成為了一個外界看為是一名暴風少女, 她形容自己當時喜愛punk的文化,並且染了一頭punk的紫髮,亦會塗上黑色口紅和在身體多處穿孔。究竟一位暴風少女如何成為今天的自由黨黨魁?詳情請收聽鄺美玲和黃詠妮的報道。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或訂閱

,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