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居家隔离结果传给家人,护士:“有患者选在客厅隔离”

Lost your sense of smell or taste? It could be a symptom of COVID-19.

Lost your sense of smell or taste? It could be a symptom of COVID-19. Source: Getty Images/Tom Merton

“悉尼西区居家感染情况很普遍。有确诊患者在自家客厅隔离,我告诉他,你这是居家,但你没有隔离。”悉尼华人护士廖敏这样告诉SBS普通话。


悉尼西区的华人社区护士廖敏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认为,居家感染在当地是很普遍的现象。出于种种原因,确诊患者及其家人无法完全达到居家隔离的要求,进而造成全家感染。

那么,在高传染性Delta变种病毒肆虐的地区,包括“方舱医院”在内的集中隔离方式是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呢?蒙纳士大学初级保健学院副教授杨辉博士给出了他的看法。


要点:

  • 社区护士称西悉尼地区普遍存在居家感染的问题
  • 发生居家感染的原因包括:居住条件、生活方式、卫生系统运转滞后等
  • 杨辉博士:澳洲目前建造方舱医院的必要性不足
  • 杨辉博士:需要对居家隔离病患加强支持、教育和监督

廖敏的本职工作是儿童和家庭健康护士 (child and family health nurse),疫情期间被借调去担任西悉尼地区的社区护士。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打电话给在家隔离的确诊病患,在了解病症的同时提供建议和咨询,其中当然也包括“防止居家感染”的内容。

“我们一般会问他(新冠确诊患者),对于居家隔离的概念,他的理解是怎样的?我会给他一些提示,比如说,你什么可以做,你什么不能做?”
西悉尼社区护士廖敏
西悉尼社区护士廖敏 Source: 廖敏

“一大家子感染的情况很普遍”

廖敏现在每天要打电话远程照顾十几位在家隔离的确诊患者:“有一些单身的确诊者,自己一个人住。但更多的是和家人一起住,经常会由一个家庭成员传染给其他的家庭成员。”

“西悉尼地区很多家庭结构庞大,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兄弟、姐妹、妯娌、父母、孩子……一家人平均下来会有五到六口人,更多的会有十口人。所以有时候就是从一个人开始,一个一个传染给他们身边的人,到最后都是一大家子感染。这个是非常普遍的。”

廖敏说自己刚被借调去的那段时间,正是西悉尼地区确诊病例数井喷的时候。因为人手等原因,往往打电话给患者时已经是确诊后六、七天了。

“一开始,当我们联系上居家隔离的阳性患者时,已经是他们确诊后的第六天、第七天了,所以我们无法及时给到他们正确的提示和注意事项。我们现在能做到在确诊后的第二、第三天跟他们联系上。”

“尽力解释居家隔离的概念”

廖敏说一些病患对“居家隔离”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所以她和同事们一直在努力解释。

“我印象很深,有一个爸爸,他们家住着他的妻子和他两个年幼的孩子。他就对这个居家隔离概念不是很清楚。他说,他在自家客厅隔离。然后,我当时就心里一紧。我告诉他:‘你在客厅隔离,不是严格的居家隔离。你是居家,但是你没有做到隔离。’”

“他说,因为家里是只有两个卧室的小公寓。我就马上提出,是不是需要为他申请前往专门的免费隔离酒店进行隔离。后来他拒绝了,搬去了其中的一间卧室。”


居家隔离需要注意的事项:

  • 和家中的确诊病患接触必须保持1.5米远的距离,要佩戴口罩、手套
  • 不建议共享厨具、餐具等物品
  • 所有触摸过的地方都要用消毒液消毒
  • 保持空气流通,打开窗户通风、透气

Image

“申请集中隔离地点需要等待”

廖敏介绍说,她之前提到的免费隔离酒店原本是供海外归来人士使用的。一部分输入病例会在痊愈前在那里隔离,避免将病毒带去社区。但是社区护士也可以根据本地感染病患的居家隔离环境等原因来决定是否为他们提出申请。

“去年开始他们也接受了本地社区的一些阳性患者的隔离,这种情况很少。主要是针对没有办法在家里自我隔离的病患。比如,阳性确诊患者和一大家子的人住在一起,没有办法有效隔离。我们就可以有权利问他:‘你愿不愿意自己去那个酒店隔离?’”

但无奈僧多粥少,整个西悉尼地区在家隔离的病患数量高达几千人,所以申请批复进度缓慢。

“处理起来需要时间,肯定要排队,他不可能马上就给你立刻安排住进酒店。所以排到的时候,也许他的感染期已经过了,而且已经把病毒传染给家人了。”

“集中隔离需因人而异”

在被记者问及“是否有必要完全改变这种轻症患者居家隔离的形式”时,廖敏回答:“不能一刀切。”

“我觉得,一部分轻症患者还是可以在家里面自行隔离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比如说,他有自己的一间房子、有自己独立的卫生间、他没有和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他可以完全独立生活,没有任何残疾或者心理问题。”

“但如果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或者与人合租,还有包括一些无家可回归者,他们可能就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地方单独隔离,就需要给他们提供地方,也方便医护为他们做医疗监控。如果他们有任何需要,比如,病情恶化变成重症,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急救,或者是送医。”

“我认为,中国的方舱医院是一个创举,是非常非常值得借鉴的。在现在悉尼比较严峻的疫情形势之下,我觉得是可以借鉴。”

那么当前Delta疫情下,在疫情严重地区建设类似“方舱医院”的集中隔离点是否可行呢?
Medical staff attend to patients in Wuhan Fangcang hospital, a makeshift hospital to treat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14 February
Medical staff attend to patients in Wuhan Fangcang hospital, a makeshift hospital to treat Covid-19 patients in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14 February Source: AAP
蒙纳士大学初级保健学院副教授杨辉博士表示:“‘方舱医院’是一个以医学目的集中诊治轻症或无症状病人的医疗场所。它的功能是集中诊治、防止传染、减轻医院压力。”

“它存在的条件是,是否人口稠密、是否突然出现庞大的轻症和无症状感染病例、是否重症医疗设备设施有限、是否对病毒感染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否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投入在这种新的临时设施中。这些背景条件都要重点考虑。”

杨辉博士认为:“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很低,目前方舱医院必要性不足。”

“至于社区内或家庭内传播,要研究一下流行病学数据,分成不同的情况,也就是发现病例与家庭/社区内传播的时间关系。绝大多数感染(包括家庭内感染)是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家庭内聚集传播的情况主要是在发现病例(case finding)之前(也就是,不知家庭成员有人感染的情况下,成员之间在潜伏期已经相互感染),那么在发现后把轻症或阳性者‘分离出’家庭或社区,就意义不大了。”
Dr. Hui Yang, Manager of the China GP Programs and Senior Research Fellow
Dr. Hui Yang, Manager of the China GP Program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at Monash University’s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ducation Source: Supplied
杨辉博士强调:“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家安排和建议,是很重要的,应该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并有定期的监督。再有,是否把感染病毒看成是一种‘社会偏离’,把他们临时性地移出家庭和社区,这也是有待认真考虑的。”

针对社区护士廖敏反映的情况,他补充说:“Delta病毒株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感染比例是比以往的病毒株高的。而且对于大家庭来说,的确存在家中和代际感染的情况。因此当有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家隔离时,需要对病人、感染者、家庭成员提供支持,进行‘有效的居家隔离计划’(effective isolation from home),包括对病人或感染者本人的教育、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和建议、对居家隔离措施和室内环境的建议。怎样做可以,怎样做不可以。”

针对当前普遍出现的居家感染问题,杨辉博士认为原因是“医疗系统在新冠疫情中还没有成熟起来,很多资源和做法也没有建立起来。这些可能仍然需要时日。”

请在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