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球华文作家笔会近日在墨尔本举行,来自北美、台湾、大陆及澳洲本地等的众多华语作家齐聚一堂,就海外华语文学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展开讨论。
大会主席、美国作家、评论家陈瑞琳指出,华语文学要想走向世界,需要扩宽视野。但现实中,海外作家仍面临出版渠道狭窄、读者分散的困境。
她坦言,创作自由与出版现实之间存在矛盾,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华语文学可以通过“墙外开花,墙内红”的方式进行快速传播。
面对年轻人日益碎片化的视频阅读习惯,她认为短篇小说和超长小说将成为未来的两个主要方向。
而来自洛杉矶的北美南加州华人写作协会会长严筱意强调,文学创作也是记录家族历史、呈现隐形英雄的重要方式,哪怕纸质书被边缘化,她依然坚持纸书不可替代的情感与深度。
台湾《幼狮文艺》的主编吴钧尧则反思了台湾文学中存在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他呼吁台湾文化界,应在自我建立的同时,保持对多元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谈到海外华文作家应该如何推广自己的作品,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的客座教授彭靖呼吁海外华文作家应更多讲述中国故事,以全球视野切入,不仅可以扩大读者群,也能获得更多出版支持。
请点击链接,收听播客详情。
LISTEN TO
AI时代、碎片信息、出版困境:在变局中寻找华语文学的未来
SBS Chinese
11:16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