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过方知情重,饿过才懂饭香。有人说,在中国人的身体记忆和民族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饥饿"二字。无论是电影《1942》、《夹边沟》,还是杨继绳的《墓碑》,"易子而食、折骨而炊"这样穷凶极恶的字眼,都曾在我们的历史中真真切切地发生过。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挨过饿,就可能对自己的消化系统心怀歉疚。于是,在逐渐地富裕起来后便开始了充满激情的补偿。而且,这种补偿不仅变得越来越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甚至有的时候还变得具有了伤害性。
从观音土、草根树皮到番薯、高粱、小米,再到鸡鸭鱼肉、刺参鲍肚,从食物链的底端眼看着几乎就快吃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可是这似乎还是满足不了一些人的口腹之欲,于是穿山甲、鲨鱼鳍被端上了餐桌,就连同为灵长类的猴子也偶有难逃厄运。
英国作家伏尔夏·邓洛普在其《鱼翅与花椒》一书中就引用了上世纪30年代到过中国的诗人克里斯托弗·伊斯伍德的话来说明中国人什么都吃。书中写道:"没有东西是明确地可以食用或不能食用。你可以津津有味地嚼食一顶帽子,或是朝墙壁咬下一大口;同样的,你也可以用午餐的食材盖出一间屋子。"
尽管有夸张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曾经对"吃的记忆"让如今对"吃的要求"更多、更高………
学者陶敏博士,史双元博士和主持人谢欣,欢迎大家收听 SBS全新文化栏目《文化苦丁茶》之今天的主题是----吃的记忆。
Source: sbs 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