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袁广明在他的作品中探索“家”的意义;
- 其父亲的客居之旅对他影响深远;
- 《异乡人》讲述了“要流动不流动”间的挣扎。
首次接触视像艺术是在袁广鸣大学二年级前往德国留学之时。据他回忆,年轻时,他颇具“现代主义”的纯粹审美观,将自己更多的藏于画室中冥想、苦思,“为艺术而艺术”,“企图以一个人的精神来对抗这个世界。”
久而久之,随着自己对艺术的领悟,袁广鸣开始逐渐的关注周围的事物与社会。
“但是,我觉得艺术没有办法改造这个世界……只能说呈现一个问题,或呈现一个现象,或呈现很有创意的一个状态。观众欣赏到了,会启动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从小颇受父亲儒家思想影响的袁广鸣在不断的完善自己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先搞定自己”成为了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而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他发现一个更为重要的“身外之物”——“家”。
“我爸是1949年的时候(来的台湾),本来以为他只是暂时来一下,但是一来就来了60年。”
READ MORE
【我们的故事】工会组织者Sherry:从打工度假到为他人讨薪
“当时台湾是有戒严,后来解严之后,他才有机会去他的老家看一下,这之间过了40年。但他的亲人也都离世了,只剩下一个姐姐,但已经风烛残年了。”
父亲的生命经历成就了袁广明的所思所想,他也更多回忆起父亲在世时对家和家乡的想象。
“2018年的个展叫做《明日乐园》……每一件作品,包括此次在澳洲展的作品《异乡人》都来自于我父亲在世的这个生命经验。”
据袁广明回忆,稍稍年长之后,他发现父亲最常哼的京剧桥段就取自《四郎探母》。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
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
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
小时候与父亲一起听戏,却发现在母亲前千拜万拜的四郎早已让台下观众泣不成声。
“杨四郎那个时候也不过捱了15年就见到母亲,而我父亲要等到四十年后,才能见到他唯一的亲人。”
READ MORE
【我们的故事】薛宁的航海日志:海上疫情年
袁广鸣称,《异乡人》这部作品的主角虽然是来自东南亚的移民工人,但其中所饱含的对“家”的思考也是源自于父亲。
他说,本为寻求幸福而旅居外乡的移民却因难寻归属而陷入一种悖论,而全球移民的浪潮中裹挟着流离失所的苦楚。
“在晚清的时候,就有大量的华工前往美国修筑太平洋铁路……因为战争的关系,现在的阿富汗,过去的利比亚、叙利亚、缅甸、罗兴亚……”
“反观这部作品,在谈移民工人。我后来查了一下,这些移工大概超过了60万人……这个族群,按照我的研究,它基本上是承受着一些孤独、歧视,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工作待遇,比如同工不同酬。”
借由流动,忍受离家之苦,来寻求更好的生活。但“要流动不流动之间”,本就存在一个“两难”的问题。袁广鸣回想起自己的家族最初与作品中的移民工人都处于一个相同的状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身在异乡为异客,那份埋藏内心深处的“家”与归属之感,只有由您自己去探寻。
袁广鸣的作品《异乡人》将于10月21日在阿德莱德澳亚艺术节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