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州食品管理局召回一批进口的Appletiser果汁饮料,原因是其中棒曲霉素(Patulin)含量过高。
新南威尔士州大学食品科学系副教授赵剑博士表示,棒曲霉素主要是由一种青霉菌所产生,瓶装果汁中发的棒曲霉素往往是生产环节有水果发生霉变。
他说:“霉菌毒素都是小分子……一般来说普通的果汁生产那种温度是不会把它破坏掉的。”
READ MORE
![Image for read more article 'READ MORE'](https://images.sbs.com.au/dims4/default/74b2e6a/2147483647/strip/true/crop/800x450+0+109/resize/1280x720!/quality/90/?url=http%3A%2F%2Fsbs-au-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rupal%2Fyourlanguage%2Fpublic%2Ffaab209d-289a-4d6b-ba13-ca4f28b951ef_1515911596.jpeg&imwidth=1280)
夏日炎炎冷饮爽:“无添加糖”的果汁含糖量不低
赵博士表示,澳大利亚目前没有饮品和食品中的棒曲霉素含量设定限制标准,但世界卫生组织有严格标准。
进口到澳洲的食品和饮品是否都需要经过抽样检查?消费者在平时的饮食或购买食品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降低摄入棒曲霉素的可能性呢?
请您点击收听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