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以15年為一代,每代受到當時社會影響,有著共同特徵,千禧世代是1981年至1996年出生人士,Z世代1996年至2010年出生,Alpha世代2010年至2024年出生。
Beta世代定義
今年2025年就開始新的世代,2025年至2039年出生的人稱為Beta世代,預計到2035年佔全球人口16%,其中很多會看到22世紀的到來。
與見證著從模擬過渡到數碼的Z世代不同,Beta世代將在全面數碼化,融入人工智能的科技世界成長。
因此預計他們將展示超高的科技熟練度。
Beta世代面臨的挑戰
Beta世代還將繼承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然而,莫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青年政策與教育實踐中心主任沃爾什(Lucas Walsh)表示,他對這些影響能否得到解決並不樂觀。
他指出,儘管大型的生存挑戰並非新鮮事,但社群思維的缺失將阻礙任何有意義的行動。
Beta世代將在技術一體化的世界成長。 Source: Getty / Riccardo Milani
「觀察關於氣候變化的主要會議,可以發現它們越來越缺乏成效。」
「社會日益個人化,這一趨勢反映在身份政治及其他思考我們在世界中的定位的方式上,現在更多關注的是『身份中的我』。」
預期最顯著的改變是甚麼?
今日青少年最鮮明的特徵之一是對機構的不信任,這種特徵如同「聖誕樹上的燈光」一樣明顯。
沃爾什說:「每年我們都看到年輕人對主流政治機構的關注和批評。」
這源於一種對社會基礎設施的認識,即過去幾代人建立的系統可能使年輕人處於不利地位。
他說:「遊戲規則說,如果你獲得更多資格和培訓,將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有一天你或許能買得起房屋,可能建立家庭。」
「但沒有其他的選擇讓你質疑:『是誰制定了這些規則?』。」
然而,墨爾本大學社會學教授伍德曼(Dan Woodman)表示,對機構的不信任或拒絕會產生甚麼影響,仍有待觀察。
他指出:「(Beta世代)出生的世界,是對塑造了一代人,甚至整個世紀的機構的信任正在減弱。」
「生活在一個例如民主受到質疑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將非常有趣。」
世代間的差異是否加速?
或許看起來,前幾代人比21世紀的世代有更多共同點,而且新世代的變化速度比他們所定義更快。
但沃爾什認為情況並非如此。
他解釋:「社會個人化和分裂是一個自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以來逐漸明顯的長期趨勢。」
「我們看到的世代間的差異,可能只是個人化這一更廣泛趨勢的一部份。」
對Beta世代的展望
「預測是困難的……因為變化的幅度實在太大,」沃爾什說。
「當我們使用像X世代、嬰兒潮世代甚至Beta世代這樣的術語時,這些分類往往是在一段時間後才逐漸形成的,具有回顧性。」
伍德曼認為,應謹慎使用世代標籤。
他說:「預測剛出生或尚未出生的世代的未來,是相對最近才出現的現象。」
「在一個世代的跨度內,有太多變數可能改變。」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