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超市哄抬價格成選舉一大戰場 學者質疑哄抬行為不存在

澳洲超市巨頭因涉嫌哄抬物價而受到審查。現在,這已成為一個選舉議題。

A split image. On the left is a Coles logo. On the right is a Woolworths logo.

針對超市價格成選舉一大戰場。 Source: AAP / Joel Carrett

隨著總理艾巴尼斯和反對黨領袖達頓之間的競選愈來愈緊張,生活開支已成為重要的選舉議題。

食品雜貨的成本一直是焦點,也是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ACCC)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調查的主題。

調查審查了定價的策略、利潤率以及 Coles 和 Woolworths 在行業中的影響力。

ACCC在其報告中沒有發現任何哄抬物價的證據。

但艾巴尼斯星期日(3月30日)宣布,如果再次當選,工黨將出台立法,將哄抬物價定為非法。

而達頓就建議兩黨聯盟將強制超市剝離權力,以解決反競爭行為。

超市回應哄抬物價指控

雖然價格在過去五年裡上升 24%,Coles 和 Woolworths 一再否認哄抬物價的指控。

Coles發言人在星期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營運成本的增加。

他們表示「我們需要採取措施,解決推動雜貨價格上漲的真正因素,包括能源、燃料、人力、保險、生產、貨運和分銷等成本上升」。
A supermarket aisle with 1/2 price and specials posters on it
Woolworths 一再否認哄抬物價的指控。 Source: AAP / Darren England
Woolworths 集團發言人表示,集團已向超市調查提供數千份文件和數百萬個數據點,以解釋整個經濟的通脹如何影響供應商。

「我們意識到,我們的客人經歷幾年的嚴重通脹,而房貸、租金、交通、保險、能源、食品和許多其他家庭必需品的成本不斷上升」。

發言人表示,Woolworths 集團已經針對 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 報告的許多建議採取行動,以改善客人和供應商的體驗和透明度。

工黨計劃禁止哄抬物價

雖然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發現澳洲超市是全球最賺錢的超市之一,但超市巨頭辯稱,他們的利潤率與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等國家的超市相若。

英國、歐盟和美國數十個州已經制訂保護客人免受哄抬物價傷害的法律。

艾巴尼斯表示,如果工黨贏得5月3日聯邦大選,工黨將在澳洲引入類似的法律。

他在澳洲廣播公司的節目中表示「我們將在今年年底前出台立法,將哄抬物價定為非法」。

「我們想要確保的是,他們(超市)知道他們正在受到監視。他們知道政府準備採取強有力的行動和打擊」。

聯邦金融部長加拉格爾(Katy Gallagher)表示,防止哄抬物價法例是澳洲競爭法的「缺失部分」。

她星期(3月31日)在澳洲廣播公司的節目中表示「我們認為這種做法在海外行之有效,在海外已經實施,這是 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應對方法中的其中一個,是想消除對超市價格過高的擔憂」。

雖然加拉格爾承認超市調查沒有發現任何哄抬物價的證據,但她表示,發現了價格大幅上升的例子,也反映大型超市的市場佔有率不斷增加。

她說「我不會說 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 的報告證明超市清白健康,我認為根本沒有做到這一點」。

政府政策的具體細節——包括如何判定價格詐欺——尚未公佈。

將成立一個特別工作小組,就超市定價過高問題提供建議,並接受消費者監管機構的監管。

小組將包括財政部、消費者監管機構和其他專家,他們將在六個月內向聯邦政府提供諮詢和報告。

超市是否成為不公平的目標?

ACCC 的報告並不是只對超市哄抬物價進行調查。

全國總工會ACTU(Australian Council of Trade Unions)、參議院特別委員會、昆州和南澳州財政部和州議會的獨立審查,都對哄抬物價行為進行審查。

雖然有些聲稱哄抬物價行為確實存在於超市業界,但其他人卻沒有發現任何證據。

昆士蘭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科技商學院行銷與消費者行為學教授莫蒂默(Gary Mortimer)教授表示,他認為超市成為不公平的目標。

他指「令人失望的是,兩個政黨——我想包括綠黨——都決定關注超市,而不是澳洲公眾面臨的更重要、更複雜的社會和經濟問題」,「當你擔任部長時,你面臨著青少年犯罪、住房危機、租金危機,教師短缺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難度更大——所以更容易採取分散注意力的策略,把注意力集中在巧克力的價格上。這樣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

莫蒂默表示,他認為超市商品成本上升主要是由於超市的「投入成本」(製造產品所產生的成本)以及支付更多的燃料和運費、批發商品、工資和許可證的費用。

他說,除非這些成本得到解決,否則反哄抬物價的法律不太可能影響雜貨價格,或幫助消費者。

他說「他們當然可以立法禁止哄抬物價,但如果不存在哄抬物價行為,就不會受到處罰,實際上也不會降低價格」。

「降低價格的因素是降低企業稅率、補貼、簡化行政、減少官僚作風、減少投入成本」。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

,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1 April 2025 10:07am
By Jessica Bahr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