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高科技領域「彎道超車」的三個迷思

中美經濟衝突的實質是兩國在侵犯和保護智慧財產權問題上的根本對立。 假如今後中國沒法再象以前那樣「拿」技術,它能夠獨立自主地實現高科技領域的「彎道超車」嗎?

Rivers converging in China create multi-coloured spectacle

Source: AP

美國之音 8 月 18 日報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將于 8 月下旬赴美,為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11 月的峰會做準備,以期屆時解決兩國之間的貿易戰。 不管中美雙方下一步的貿易談判會達成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中美之間始終存在一個談不攏的話題,那就是,中國把「中國製造2025」計畫視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而美國的擔心是, 這個計畫意味著用從西方國家「拿」來的技術壓垮美國經濟。

自從中興公司成為中美之間的一個話題之後,中國政府和民間關於加大政府投入、解決國產晶片的討論不絕於耳。 這個思路其實是重走過去幾十年中國軍工領域技術開發的傳統道路。 中國曾經在軍用裝備方面部分實現了「彎道超車」,但同樣的路數能在民用領域裡暢通無阻嗎? 正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中國的政治、科技精英陷入了迷思,以為政府的扶助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政府則深知財力和科技實力不足,為了「超車」,就往往依賴種種合法或不合法的「拿來」手法。 西班牙《國家報》8月17日發表的《美中:戰爭背後的戰爭》一文,點出了這種「拿來」手法的後果,即中美貿易戰的背後, 其實是雙方在科技領域內爆發的「戰爭」。 也就是說,中美經濟衝突的實質是兩國在侵犯和保護智慧財產權問題上的根本對立。 假如今後中國沒法再象以前那樣「拿」技術,它能夠獨立自主地實現高科技領域的「彎道超車」嗎?
Workers at a garment factory in Huaibei city
China's industrial output rose 5.9 per cent in December from a year earlier, new data shows. (AAP) Source: Imaginechina

迷思之一:毛澤東時代的「彎道超車」第一波

中共在軍用裝備方面的「彎道超車」,始于上世紀 50 年代。 當時蘇聯提供的156個工業專案大部分服務于軍用目的,為中共建設軍用飛機、兵器和軍用艦艇工業奠定了基礎。 50年代末中蘇關係惡化之後,蘇聯中斷了技術援助。 此後,中共在原子彈、導彈、衛星等領域的突破,既有蘇聯援助的基礎,也靠中國專家自己的研發。 文革時期當中國為自己擁有了完整的軍工體系而驕傲時,一種信念也變成了社會共識,那就是,依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國同樣可以成為軍事強國。 這種信念是如此地強烈,以致於今年中興事件發生後,很多國人的第一個自然反應就是,只要國家重視,不靠美國的晶片,我們也照樣可以自主創新。 今天之所以重提毛澤東時代的「彎道超車」第一波,就因為上個世紀種下的這一印象經久不衰。

但在這個通過宣傳而造成的印象當中存在著一個迷思,這第一波「彎道超車」真是完全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嗎? 當然不是,中國當初能建成初步的軍事工業體系,並不全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更關鍵的是,蘇聯不僅提供了技術、圖紙、設備、樣品,還派出了大量專家,手把手地教中國人。 蘇聯人撤走後,這些技術、設備、圖紙、樣品基本上都留在中國,中國的軍事工業體系就是這樣用蘇聯範本,依樣畫葫蘆,開始大量生產軍事裝備,再援助到越南、北朝鮮、阿爾巴尼亞。

這一波「彎道超車」讓中國在短短的 30 年內從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具有軍工體系的大國。 但是,因為中蘇交惡,從50年代末期開始蘇聯不再繼續無償提供技術,中國軍工體系的技術進步也停滯了。 比如,一直到80年代,中國的殲擊機仍然是蘇聯的米格式翻版。 這說明,一次性的蘇聯技術援助並不能保證中國軍事工業不斷升級。 當然,在「兩彈一星」的研發過程中,蘇聯人有所保留,中國專家自己的研發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兩彈一星」的研發模式能用到所有技術發展領域嗎? 恰恰在這一點上,絕大多數人陷入了第二個迷思。
Made in China 2025
Made in China 2025 Source: China Policy Institute

迷思之二:「國家攻關萬能論」

毛澤東時代「兩彈一星」的研發模式可以被概括為,中央重視、國家攻關、全國支援、重點突破。 所謂的「國家攻關」,靠的是集中政府財力和全國的技術人才和實驗條件,不惜工本,以達成專案目標。 這是集權國家的體制優勢,只有在集權國家才可能做到。 毋庸置疑,這種模式可以針對有限的重點專案實施攻關,有可能取得重要進展,當然也有可能遇到瓶頸而擱淺。

「國家攻關」的優勢是不計工本,缺陷也是不計工本。 因為不計工本,凡是能得到「中央重視、全國支援、重點突破」的專案,就可能在短期內取得進展,對此中國的軍工企業和研究機構都深有體會。 所以,如何將各研究機構的計畫中專案列入中央的「攻關」範疇,是軍工科研部門的首要任務;至於專案總成本,軍工科研部門則往往不太關注,只要立了項,就成了「釣魚工程」,以後再和中央政府慢慢討價還價,不愁要不來資金、外匯。 這種科研開發模式可以適用于軍工領域,因為軍用裝備的開發只有中央政府一個「買家」,開發靠中央,似乎也無可厚非。

然而,民用產品的研發,如果也走「國家攻關」這條路,那就未必行得通。 且不說中央政府並沒有無窮的資源可以包辦所有行業的技術研發需要,更關鍵的是,民用產品的使用者是千家萬戶,研發出來的產品有沒有商業價值,要看使用者是否買帳。 在經濟改革之前,中國閉關鎖國,老百姓只能買國產品,哪怕質次價高,大家也只能掏腰包;但經濟改革之後,進口商品開始挑戰國產品,落後的國產品就失去市場了;一旦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外國消費者只看設計、性能、可靠性和價格, 而國產品的研發如果不計工本,根本就沒有商業價值,在國際市場上過不了價格競爭這一關。 「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目標並不是為了填補國內市場民用產品的空白,而是要到國際市場上爭奪外國消費者,這種情況下,一種中國產品是否有商業價值,中國政府的評價毫無意義, 一切取決於國際市場競爭。

當中國談引進外資時,強調的是「中國製造」成本低廉,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優勢;但一談到面向國際市場競爭的高科技研發,馬上就「切換」到「國家攻關萬能論」,強調不計工本的「長項」。 這種思維混亂,源自對民用產品技術開發的無知。 在民用產品領域,「國家攻關」並非「萬能」,因為政府的決策官員和科技專家不了解千變萬化的市場需要,也沒有成本和市場消費承受力的概念;在技術密集型產品或高科技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國家攻關」模式不計工本的國內優勢, 實際上會變成國際劣勢,因為中國產品的外國競爭對手不僅更瞭解國際市場使用者的需要,而且擁有成本優勢,外國公司能在國際市場上「攻城掠地」,除了產品性能優良外,主要還靠「節約工本」。

那麼,在民用產品領域,誰應該是技術開發的主角呢? 當然不是政府來組織科研公關,而是企業自主研發。 但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經濟界又存在著第三個迷思。
Shanghai Yangshan Deep Water Harbour Zone
Shanghai Yangshan Deep Water Harbour Zone, Wikimedia, Alex Needham ((Public Domain)) Source: Wikimedia, Alex Needham ((Public Domain))

迷思之三:「背靠政府企業強」

背靠政府、依賴政府的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當中有哪些優勢、弱勢? 這個問題在中國是很少討論的;相反,當下許多中國的企業喜歡公開強調自己的政府背景和政府支援。 這種「中國模式」的思維,關起門來講,似乎是優勢,打開窗子來看,卻很可能是劣勢,因為背靠政府、依賴政府的企業,其實是把政府體制的劣勢引進了自己的外部競爭環境,使自己失去了自主創新所必須的動力和壓力。

    中國經濟學界經常談論國有、民營企業的活力,這在原則上並沒有錯。 確實,國有企業的領導由政府控制,只有一隻眼睛看著市場變化,另一隻眼睛總看著政府的需要;同時,在技術研發和國際競爭中,又總想借助政府的國際影響力「彎道超車」。 這樣,它們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部門的牽制,雖然可能獲取政策便利,卻也被政府那只「看得見的手」緊緊束縛著。 政府可以説明它們免除部分競爭風險,但政府的通例是不接受失敗,所以這類企業的風險承受力非常之低。 具體來說,一個中央政府的處長批准給某國企一些政策優惠,但絕不會冒失去自己烏紗帽的風險,去承擔國際競爭當中的失敗;國企的老總們也同樣如此。 中國的民營企業(不管其獨立性如何),可能風險意識比國企要強一些,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民企往往也沾染了國企的「背靠政府企業強」這個毛病。

在民用產品領域,人人都會談創新、風險兩個詞,但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創新指的是對具體技術的發展前景和市場供求作出判斷,然後下決心投入大量資金去開發。 風險指的是,創新的結果一般都是廣種薄收,既可能是技術研發碰壁,也可能是市場不接受;不管出於哪種原因,一旦失敗,唯一的買單者是企業擁有者和外部投資者(包括股東和風險投資人),在這方面,市場不相信眼淚。 在國際市場上,技術創新的唯一檢驗標準不是政府評價,而是市場價值,即市場認可、消費者認可;而通過技術創新取得市場成功的,永遠是創新者當中的少數,大多數創新者都會經歷反復的失敗和痛苦。 許多國人只看見美國高科技公司競爭勝利者的榮耀和驕傲,卻毫不在意競爭失敗者的眼淚和委屈,因此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只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每個公司的老總都會成為比爾·蓋茨。 實際上,在技術研發的征途上,平均而言,失敗的可能性高達七成到九成。

在西方國家,市場競爭的成功者靠智慧財產權費來回收研發成本,而失敗者打了水漂的投資靠投資者默默地消化。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政府不允許美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總被侵犯的原因;否則,局面就會變成,美國的成功技術被剽竊,研發投資收不回,而失敗企業的成本不斷消耗美國的國力。 「中國製造2025」計畫裡設想了種種「彎道超車」的可能成就,卻獨獨忘記了,準備讓多少中國企業充當失敗、破產的犧牲者。 這恰恰說明,一心只想實現「彎道超車」的中國政府,並不真懂民用技術研發的風險和巨大代價,它既想「超車」,又不願意讓國有企業或准國有企業為了「超車」而在研發中破產,最後,很自然地又回到了「補貼」 國產品去擠佔國際市場的「不計工本」模式。 這正是中美貿易戰的另一個主要話題。

在中國目前的技術研發環境下,搞軍用專案,不計工本,只求成功,大體上馬馬虎虎,做不到一流,二三流是可能的;但在民用技術研發方面,這種模式就不太靈了,要麼是企業依賴政府支援而缺乏真正的市場競爭力,要麼是企業只搞短平快的「 快速來錢」技術。 民營企業通常捨不得長期大投資扶持基礎研究,而沒有扎實的基礎研究墊底,應用技術的開發便只能靠抄襲模仿。 如今中美貿易戰敲響了警鐘,侵犯外國智慧財產權很難再成為「彎道超車」的重要助力,於是,中國在技術發展方面的自主創新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問題,目前這種政府控制企業、企業依賴政府的體制,真能幫著中國實現「彎道超車」嗎?       

聲明:作者程曉農,博士,中國經濟學家、轉型問題學者、旅美學者。
以上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分享
Published 20 August 2018 4:48pm
Updated 20 August 2018 4:58pm
By Xiaonong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