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個要負責?】報告:澳洲新屋落成速度差過三十年前

 dilapidation report inspection outlines any existing cracking and damages to adjoining properties before you commence construction work.

澳洲生產力委員會的新報告顯示,澳洲的建房速度幾十年來持續下降,因此導致屋價上升。 Credit: Victor Khen/ Pexels

澳洲生產力委員會的新報告顯示,澳洲的建房速度幾十年來持續下降,因此導致屋價上升。但有業內人士指,問題並非在於建築的速度,反而是審批拖延等場外因素。


這份在周一發表的報告發現,去年澳洲的住屋落成數量、只有 1995 年的一半,顯示建築住屋的生產力下降 53%。

足本錄音:

LISTEN TO
Cantonese GF 21022025 image

【邊個要負責?】報告:澳洲新屋落成速度差過三十年前

SBS Chinese

23/02/202510:10

1995 年全國人口約只有 1,800 萬,但據2023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數字顯示,澳洲人口已飆升至最少2666萬,人口急升亦令住屋供應比三十年前更加緊張。

報告亦形容,行業正受到多項因素拖累,包括政府審批時的繁文縟節、缺乏創意思維、由小型建築公司主導、以及長期缺乏熟手工人。

生產力專員艾布拉姆森 (Julie Abramson)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生產力表現不佳的原因不能歸咎於任何單一因素,但大量的監管,會減低生產力。」

但艾布拉姆森亦指,政府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以消除或緩解監管瓶頸,並鼓勵這行業進行創新。


樓宇買賣中介公司Tracy Yap Chatswood的地產代理梁子亮(Lawrence)在SBS的節目中表示,目前令樓宇落成的速度緩慢的原因,主要並非由於發展商建築的能力弱,反而有很多其他外在因素。

「我覺得澳洲很多大型的發展商,其實建樓速度也很快。我知道有幾個向雪梨的建屋發展商建築技術很高, 可以很快速地建成一棟樓宇的主幹,然後再用裝嵌的方式組裝浴室廚房及客廳等。」

「其實這個是在香港那裡也很常見到的 所以建樓的速度還是快的。」

「我知道由發展商由購地到進行審批、直至建成新樓盤,中間其實有很多因素,會影響進程導至緩慢。」

「例如有些是資金的問題,有發展商會在購地後,要計算建築成本及售價,例如,之前新冠期間,建築成本突然間增加,還有建築工人的短缺,項目當中可能沒有之前預期之中的高利潤。」

「有些發展商就會擱置項目,或者是將項目重新再打包賣出去,或者是直接退訂。」

「另外有些中細型的發展商、現在也有很多私人發展商—即自己買地建復式連屋(Duplex)那些—可能有很多人未太清楚程序,或者要花很長時間處理例如管等的問題,這些也會影響到房屋的供應,及拖慢整個進程。」

「亦好像報告那樣說,政府有時候審批或回應的速度可能會慢一點。」
LISTEN TO
Cantonese CA 23012025 image

【全國房屋協議開閘即脫腳】首三月嚴重落後公寓單位最慘烈

SBS Chinese

22/01/202508:17

為解決澳洲的住屋供應問題,澳洲政府亦已推出一個極具雄心的計劃,希望在2030年前,在位置較為優越的地段,建造 120 萬間新住宅。但Lawrence卻認為,一味增加新屋供應未必能有效解決問題。

「我覺得不是這麼簡單,不是政府建了120萬間新屋就會全數賣出。」

「政府的目標是打算在地理優越的位置建造新樓,其實樓盤在優越的位置,地價可能已經很貴了。」

「再加上建築成本高企,到落成時,新樓樓價是否會再貴呢? 是否一般人都可以支付得起呢? 這些都會存疑。」

「因為新樓宇通常在價錢的負擔性,會較很市場上的舊樓為差。」

「很多比如首次置業者,他們亦會想購買價錢較貼近政府優惠的物業,會考慮新樓在價錢上,是否仍可以獲得政府的優惠。」

「其次,有很多一至七年的近新樓,有很多都掛牌(求售)了一段時間,但仍沒人問津,亦可能首次置業者對一些新樓盤質量久缺信心。」

「雪梨也曾出過幾次重大事故,例奧林匹克公園及Mascot Tower等,有些人會覺得新樓質素沒有舊樓好,所以一部分的人會選擇舊樓,不但價格負擔性好一點、質量會好一點。」

為了有效解決這種市場落差,Lawrence亦建議政府可以從宣傳及教育著手。

「其實澳洲大部分的房屋,都有不同程度的建築缺陷,但絕大部分的住宅都有保修期,在保修期內,平房的業主,或者高層住宅的業主立案法團,其實可以要求建築公司對樓宇進行維修。」

LISTEN TO
Cantonese GF 1402 image

【儲銀下星期議息】減息周期投資者部署攻略

SBS Chinese

13/02/202511:03
「亦有很多公寓的業主立案法團會安排專家做建築缺陷報告,列明要修補的地方和要求建築公司處理。」

「但仍有很多買家在見到新樓宇有缺陷時,就會很害怕,其實這些修補工作,都是正常程序的一部份。」

「其實我建議政府可以對置業者做多些宣傳,給他們多些這方面的資訊,就可以增加置業者對這些新或較新的樓盤的信心。」

「還有一些稍為遠的地方,可能(基礎設施的)配套不太好,政府亦可以增加基建,例如現在的雪梨Metro,令到Kellyville那邊變得更受歡迎。」

另外,對於政府已打算,在今年4月1日後禁止外國人買二手樓,Lawrence又認為這項新措施是否可以舒緩目前全國仍然緊張的供屋供應問題?更多詳情請留意足本訪問。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