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財政年度的財政赤字達到276億元,亦是工黨自2023年上台以來首次錄得財赤,亦預計2025-26年赤字會增至421億元,今次的預算案的軸心是稅項、生活成本補助與經濟改革,反對黨領袖達頓,就會於明晚發表回應今次財案的演說,由於聯邦大選即將舉行,今次財案亦成為兩黨戰場。
減稅政策亦成為今次財案的選戰核心,工黨提出170 億的減稅計劃,從2026年7月1日起,全年入息介乎18,201至45,000元的部份,稅率將從16%降低至15%,第二年7月起再減至14%,即第一年可少交268元入息稅,第二件再慳536元。
反對黨批評此舉是 「軟弱總理的選舉賄賂」,反對派財務發言人泰勒 猛烈抨擊這項減稅計劃為 「一場騙局」,並暗示反對黨會推出不同的減稅政策。獨立議員斯賓德亦批評該政策並不是長遠而有計劃的稅收改革。
經濟影響方面,工黨的減稅計劃延後「稅級推移(bracket creep)」效應兩年,避免打工仔因薪金上漲而跌入更高的稅級。財政部預測通貨膨脹將提前六個月回落至2至3%目標區間,政府也預計央行會進一步減息,並估計2028-29年財政赤字會去到1800億。
工黨希望這份預算案能讓選民清楚區分其政策與兩黨聯盟的立場,並透過減稅與生活成本補助爭取選票。外界預料,總理艾巴尼斯最快將於今個星期五宣布大選日期,到時兩黨聯盟亦會公布自己的減稅計劃。
READ MORE

【財案2025懶人包】一文看清你要知的主要措施
今次財案的贏家包括納稅人、首次置業者、家庭、中低收入僱員、多元文化社區等;而福利金領取者、逃稅者、私煙罪犯等就成為輸家。
除了納稅人,廣大家庭都受益於今次財案,工黨此前已宣布為家庭和小企業,,這些回扣將從 7 月 1 日起自動適用於所有家庭和約 100 萬間小型企業,並分兩個季度發放。財政部預計,這項生活成本補助成本大約 18 億元,但就可以令 2025 年的整體家庭支出平均減少 7.5%。
另外,今次財案為國民保健計劃(Medicare)撥款85億元,以;同時亦為藥物津貼計劃(PBS)撥款18億元,將,並新增藥物。亦會增設50間國民保健緊急護理診所、額外18億元給公立醫院、並撥款7.93億照顧女性健康。另外,政府會以4.2億元支持殘疾人士,26億元提高高齡護理人員的工資,以及50億元擴大託兒服務和提高幼教職員工資。
財政部預測,下一財政年度海外移民(指臨時移民)數量將減少 75,000 人。預計淨海外移民人數將從今年的 33.5 萬人減少到明年的 26 萬人,後年則減少到 22.5 萬人。
而所有學生貸款還款額,亦會一次過削減兩成。
至於僱員被限制跳槽或創業的競業條款,將會被廢除,即是無需再經「過冷河期」便可更快轉工。政府表示此舉可幫助超過300萬名工人,包括託兒、建築、美髮等行業。
住屋方面,財案提出330億的計劃,建造120萬個新單位,另外5400萬元加快建築行業現代化。另外撥款8億元,(Help to Buy),提高收入和物業價格上限,令更多首次置業者可以參與。參加者的入息上限,個人從原本的9萬元上調至10萬元,家庭從12萬元增至16萬元。
另外,為保護國貨,財案提出撥款超過30億元,支持澳洲製造的「綠色金屬」(green metals)產品,以及「買澳洲貨計劃」(Buy Australian Plan)。國防方面,財案計劃在2035年前,撥款額外503億元。查默斯亦表示,今次財案會以超過1200億元用於基建投資,每個州地都有份,包括以30億元改善全國寬頻網絡(NBN)。
READ MORE

【財案2025懶人包】誰是最大的贏家和輸家?
今次財案亦有撥款增加社會凝聚力,支持多元文化。財案計劃在未來五年投入約1.7億、支持猶太人和其他多元文化社區,修復猶太教堂、改善社區中心並升級安全設施。另外,會撥款30萬元用於設立一個記錄仇恨犯罪和事件的全國性數據庫。而非洲和華人社區亦會被分配資金、用於修復博物館和其他項目。政府亦會投資770萬元擴大「難民融入經濟途徑」項目,鼓勵難民就業,另在三年內撥款350萬元,幫助難民在澳洲定居。
至於輸家方面,財案將為稅務局(ATO)撥款接近十億元,打擊利用退稅措施謀利的人,相關措施包括成立工作小組,加強審查,預計可在未來五年帶來額外180億元的財政收入。政府亦將撥款1.567億元打擊非法煙草交易。本財案的煙草稅財政收入,預計從2024-25年度到2028-29年度,減少69億元。
而今次財案並未回應社福團體的呼籲,提高尋工津貼(JobSeeker)等福利金的金額。
READ MORE

【只為大選舖路?】財案出爐 專家: 推高通脹未解決經濟問題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