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原本在21歲時被診斷只有數年額外壽命,但終在上週(3月14日)與世長辭,享年76歲。他的科研成就不但流傳後世,其奮鬥故事更啟發了不少人。
霍金在1942年1月8日出生,正值「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逝世300週年的日子,因此他早已認定自己是屬於科學的世界。雖然霍金從事生物學研究的父親,早年堅持希望兒子長大後從醫,但霍金卻將自己的目光及夢想投向天空,因此便開始了其解開宇宙奧秘的一生。他說:「自己一生的願望是在死前揭開宇宙之謎。」
「I am damned if I am going to die before I have unravelled more about the universe.」
多年來,霍金在一個可能隨時早逝的陰影下進行研究工作,試圖解答有關生命的問題,包括宇宙起源、穿越時空、太空黑洞等,沉醉於份子世界及宇宙空間之中。墨爾本斯威本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博士艾倫說,霍金對科學的貢獻超越世界很多其他科學家。她說:「霍金當年非常努力進行研究,並取得多項突破,例如推斷出黑洞由於自行釋放輻射,因而實際上會在一段時間後蒸發。」她說,這個推斷令人難以置信,但又印象深刻,其後被人稱之為「霍金輻射」。艾倫博士形容,霍金的這項研究可謂一項壯舉。不幸地,霍金的智力與他身體虛弱的殘酷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在21歲時被診斷患上運動神經元疾病ALS,從此一生大部份時間都需要倚靠輪椅出入。而隨著他的病情逐步惡化,霍金不得不透過語音合成器說話,並通過移動眼眉與人溝通。雖然當年醫護人員診斷他只有數年壽命,但最終得以比原來的預期壽命存活多額外55年。艾倫博士表示,他堅強的鬥志及毅力是令人鼓舞的。她說:「霍金多年來一直堅持下去、不斷奮鬥、學習、研究、對抗病魔,甚至出席公眾活動場合,是需要很多力氣。」她說,霍金堅強的毅力實在值得大家向他致敬。而雪梨大學物理學教授塔海爾亦說,霍金即使面臨極大困境,但他依然沒讓困難阻礙其工作。他說:「霍金成功在一個非常艱巨的學科中進行其研究,而且其貢獻亦相當巨大。」教授指,霍金的身體狀況令他不能拿起紙筆進行運算,整個過程都需要在他自己的大腦中進行。他說,這更加突顯霍金本身令人難以置信的優秀智力,更充份證明病情無阻他繼續進行研究的決心。
British scientist Stephen Hawking (L) and his daughter Lucy Hawking (R) arrive on the red carpet for the 2015 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 Source: AAP
1988年,霍金出版了一部名為《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的書籍,令他更廣為人認識;該著作更連續237週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中榜上有名。他其後更在《星空奇遇記(Star Trek)》及《阿森一族(The Simpsons)》中參與客串演出,進一步提高其知名度。霍金得出的理論經常引起科學界極大迴響及辯論,而他自己的私人生活亦曾觸發爭議。1990年,他與妻子王爾德離婚,並在五年後與其中一名照顧他的護士梅森結婚。但令人最印象深刻的,卻依然是霍金的聰明才智,以及他對不同科學研究的貢獻,包括開展尋找高智慧外星生物的科學研究。艾倫博士表示,霍金對研究科學知識的貢獻,令他成為了一名英雄。艾倫博士說:「有不少聰明機智的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都不能夠清晰地解釋他們的研究。」因此,艾倫博士認為霍金不但擁有聰明的才智,亦願意花時間及精力做好其工作,實在可謂是一名英雄。
British astrophysicist Stephen Hawking in 1989 at the age of 47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AAP) Source: AAP
This photo provided by Focus Features, LLC shows, Eddie Redmayne, as Stephen Hawking, in a scene from the film,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Source: AAP
這名英雄用盡畢生時間探索宇宙太空,霍金的靈魂目前已在星際之間漫遊、展開無窮無盡的尋根之旅。
「Space, here I come.」
觀看紀錄片:《Stephen Hawking: A Brief History of Mine》
[videocard video="15561120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