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顧問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涉嫌非法獲得5000萬名Facebook用戶的個人資料,用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競選活動,向用戶發放政治廣告。Facebook其後宣佈終止與劍橋分析的合作關係,批評該公司不當使用Facebook用戶數據、違反Facebook保障用戶的私隱政策;而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亦打破多日的沉默,承認Facebook在保護用戶資料方面有所犯錯,但至今依然未證實事件有否涉及澳洲人。澳洲私隱監察專員表示,假如劍橋分析公司被證實透過非法途徑獲得澳洲本地Facebook用家的個人資料,Facebook公司可能會被罰款。澳洲《私隱條例》授權監察專員,一旦發現嚴重違反有關條例的行為,便可向法庭申請,發出民事處罰令。
但除了關注是否有澳洲人無辜成為受害者外,今次事件亦觸發起社會要求收緊本地的私隱保障法例,包括引入歐洲一個名為「被遺忘權」的人權概念,但律政部長波達已明確表示政府在現階段未有計劃對《私隱條例》進行修改。「被遺忘權」是指人們有權利要求移除自己負面或過時的個人身分資訊;但因為產生了影響威脅言論自由及可能造成網絡審查的疑慮,因此一直都引起廣泛爭議。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紛紛出現呼籲網民關閉Facebook帳戶的宣傳活動,而活動亦得到不少人響應。但假如大家無意刪除社交網絡的帳號,事實上亦有其他可行的辦法保障自身在網上世界的私隱。有電腦專家建議,大家可以定期檢視自己社交賬號的私隱設定、關掉智能手機的定位系統,甚至在開戶的時候填寫一個不同的出生日期。此外,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Tom Uren亦建議大家,使用一個安全性較高的密碼;同時,在向他人提供個人資料的時候,應特別注意這些資料的用途,並在發表貼文的時候,特別小心注意自己所發佈的內容。
今次事件,可謂Facebook創辦以來最嚴重的醜聞。相信大家都或許擁有一個Facebook戶口;而Facebook事實上卻一直以來都透過用戶的數據擴展自己的業務,包括用戶的興趣、社交網絡、居住地點、瀏覽紀錄等。大家使用Facebook是免費的,因為用家實在並非客戶,而是Facebook向其他公司供應的「產品」。對於一些有意向大眾推廣產品或宣傳政治理念的人而言,Facebook 20億用戶的個人資料,實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宣傳網絡。加拿大數據分析專家兼劍橋分析前研究總監懷里(Christopher Wylie)坦言,對於該系統造成的後果,感到非常苦惱。他說:「公司利用Facebook並在其用戶群中挖掘出數千萬用戶的個人資料,分析出用戶群的詳細資料並針對個別人士釐定合適且具針對性的宣傳活動。」
《紐約時報》報道,劍橋分析公司在2014年以80萬美元,聘請俄羅斯裔美國學者高根(Aleksandr Kogan)編寫一個旨在取得Facebook用戶資料的應用程式。他創造了一個名為「thisisyourdigitallife(這是你的數碼生活模式)」的個性分析「程式」,而劍橋分析則推廣有關應用程式,令超過27萬人曾經下載該應用程式。成功收集用戶資料後,高根亦將5000萬人的用戶資料傳到劍橋分析及其他公司、將資料整理後針對3000萬人推出宣傳攻勢。Facebook其後在2015年發現應用程式違規,決定即時移除該應用程式,並呼籲任何取得用戶資料的人士銷毀有關數據。
假如你曾經貪玩、參與過Facebook上聲稱「能分析個性」或其他相似的「遊戲」,應盡快移除有關程式讀取你個人資料的授權;日後亦應對這些所謂「遊戲」或「個性測試」提高警覺,不可盲目跟風,將自己的個人資料公諸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