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腦中風死亡 慈悲關注弱勢團體備受推崇

20250422195235595063-original.jpg

有天主教信徒前去位於紐約的 St. Patrick's Cathedral 哀悼教宗方濟各辭世。 Source: AAP / Derek French / SOPA Images/Sipa USA

梵蒂岡宣布,羅馬天主教第 266 任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 病逝,享年88歲。


據梵蒂岡公布的死亡證明,教宗是死於腦中風 (stroke),導致昏迷 (coma) 和不可逆轉的心臟衰竭 ("irreversible" heart failure),於昨日 (4 月 21 日星期一) 當地上午 7:35 於梵蒂岡的聖瑪爾大之家(Domus Sanctae Marthae) 辭世。
逝世前一天 (即復活節星期日) 教宗還坐着輪椅在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 向數千名信徒致意並送上祝福,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重要場合露面。

教宗方濟各當時以下面話語開始了他最後一次的「致全城及全球」(Urbi et Orbi) 的文告向大眾祝福:「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復活節快樂!」(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Happy Easter!)。
20250421114399710126-original.jpg
2025 年 4 月 20 日(星期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進行「致全城及全球」祝福前,接見了美國副總統萬斯 (右)。 Source: AAP / Vatican Media via AP, HO
方濟各擔任教宗 12 年期間,曾罹患多種疾病。在梵諦岡公布的死亡證明上補充說,教宗還患有動脈高血壓、多發性支氣管擴張和乙型糖尿病,這些疾病以前從未對外公開過。

教宗方濟各去世後,根據天主教會的傳統儀式,會進行一段稱為 「九日守靈」的哀悼期。
20250422195132509875-original.jpg
來自全球的修女、男女與孩童信眾,齊聚聖伯多祿廣場,在教宗方濟各逝世當日,誦念玫瑰經,以表追思與哀悼。 Source: AAP / PA/Alamy
教宗擁有有許多歷史性的「第一」,他當選為教宗,打破了多項過去天主教會的傳統紀錄,因此被譽為一位具有時代意義的教宗。

教宗方濟各有三個「第一」

  1. 第一位來自美洲的教宗: 方濟各來自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2. 自第 8 世紀以來第一位非歐洲出身的教宗。對上一次非歐洲出身的教宗是自來自敘利亞的教宗額我略三世 (Gregory III, 任期 731–741)。
  3. 第一位來自耶穌會的教宗。耶穌會是以教育、傳教與社會關懷著稱的修會,而歷來的耶穌會士不太可能成為教宗,教宗方濟各是第一位例外。
20250422195610956678-original.jpg
有信徒於 4 月 21 日(星期一),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Carlos Mugica 區的一條公路橋下,參加悼念已故教宗方濟各的彌撒,他們手持蠟燭致意。 Source: AAP / AP Photo/Rodrigo Abd
作為歷史上首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他以謙卑、慈悲與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贏得世界尊敬。各國政要、宗教領袖紛紛發表悼詞,緬懷這位「時代的牧者」。

他為人津津樂道的作風和倡議包括:

1. 簡樸的生活方式

2. 關注貧困與社會公義

3. 推行教會內部改革
20210623001551926434-original.jpg
2021 年 6 月 23 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舉行每周公開接見活動期間,向一名身穿蜘蛛俠服裝的信徒致意。 Source: AAP / GIUSEPPE LAMI
4. 推動開放和包容,特別是對那些在傳統教會觀點下被排斥的群體,如同性戀者、離婚再婚的信徒等

5. 推動教會與其他宗教的對話,他本人參與了多次與穆斯林領袖的會議,尋求促進全球和平與理解

6. 強調「牧羊」的使命,特別關心信徒的靈性福祉,並認為教會的使命是服務和引領,而非僅僅強調權威和傳統

7. 關注環境與生態

目前,由誰繼任教宗成為焦點。究竟誰有資格成為教宗、選舉過程又是怎樣?

詳情請點擊收聽由溫楚良和劉依晴主持的這節「時事熱話」。
20241207195399743940-original.jpg
來自烏克蘭的 Mykola Bychok 本是墨爾本烏克蘭希臘天主教會的主教,但去年獲教宗方濟各賞識,把他升為樞機主教,因此他有權在下任教宗選舉中投票。 Source: AAP / ALESSIA GIULIANI / ipa-agency.net/IPA/Sipa USA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