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行業沒落?消費者有責任扭轉劣勢

A dairy cow grazes on the lawns in front of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in 2015, as part of an industry event.

Source: AAP/ Dean Lewins

一國黨參議員韓珍(Pauline Hanson)早前提出,制定牛奶價格最低水平,希望能保障奶農的收入。近年不斷有聲音要求零售商提高出售牛奶的價格,主要是為回應乾旱問題對奶農所造成的經濟困境。但事實上,乾旱問題只是加劇奶農所面對困境的一個推動力,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卻是更為嚴重。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探討。


農場門口價格大幅波動

墨爾本大學牛羊生產醫學教授表示,本地奶農所面對的其中一個問題,是農場門口價格大幅波動。

,即牛奶加工商向奶農購買牛奶所支付的價格。價格不受任何機構或規例監管,故此價格單純由市場力量所驅動。

2016年,澳洲兩大奶製品加工商Murray Goulburn及Fonterra調低其向奶農購入牛奶的價格,由每公升48仙下調至40仙,
與此同時,澳洲,本地奶農的數量在,跌幅接近一成(9%)。

此後,澳元疲弱及出口需求增加,牛奶農場門口價格出現上漲,預料2019-20年度

但儘管如此,預測牛油、芝士及奶粉價格仍將較往年為低。
Global dairy markets are expected to fall
Source: ABARES; The Conversation

溫室氣體排放

甲烷(Methane)及其他畜牧業所排放的氣體,佔澳洲溫室氣體

正當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9年8月份公佈的一份指出,世界若要將全球變暖的速度限制在攝氏1.5度以下,人類有必要就食物鏈的生產過程作出改變。

針對牛肉及乳業牲畜,人類必須改變土地使用及糞便處理工序、引入更高質量飼料,並改良遺傳基因。費希爾教授指,這個過程要達到提高生產效率,並同時提升經濟效益,絕非一件易事。

他指出,利用新科技或許有助減少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但同時亦帶來完全取締乳製品行業的風險。生物技術的進步可以在下,透過製造出與牛奶極為相似的液體。
Dairy heifers
Source: The Weekly Times
同時,近年越來越多人選擇純素飲食習慣(vegan),亦令不少使用大豆、杏仁、燕麥等原材料製造而成的「植物奶製品」變得越來越受歡迎,進一步威脅傳統乳製品行業的生存發展機會。

母牛與牛犢分離

另外,要讓乳牛生產牛奶,一般需要令其懷孕並生產後代。雌性牛犢一般會被保留飼養,雄性則會被出售。

但由於純種雄性牛犢一般不會自然地製造出大量肌肉,因此亦難以被飼養用作生產優質的牛肉製品;大部份均會在5-30天內被送到屠宰場進行屠宰,觸發不少人對動物權益的關注,令業內人士需要在處理及運輸過程間小心謹慎。

雖然使用僅會生產出雌性牛犢的精液為雌性牛隻進行人工授精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但此舉卻會降低受孕率,令有關技術未有被廣泛使用。
Topless animal welfare activists protest in Melbourne in February 2019 to raise awareness of what they claim is cruelty within the dairy industry.
Source: AAP/ Ellen Smith
同時,業內人士一般會在初生牛犢誕生12-24小時之內,由母牛身旁取走、與其他牛犢一同飼養,並餵食牛奶或牛奶代替品,從而盡可能保留乳牛可用作出售的牛奶作銷售之用,並由乳牛傳播至牛犢身上的可能性。

但此舉同樣遭到外界及動物權益倡議者關注及反對。

給消費者的呼籲

學者表示,乳製品行業所面對的挑戰需要不少時間及精力應對。當然,部份諸如乾旱等外在因素,奶農一般無法控制。

但乾旱情況加上食水、飼料及電力成本高昂,卻迫使奶農,導致生產量進一步下降。財政壓力及債務實在對奶農造成巨大壓力,不但加劇農民的家庭緊張關係,更對整個農民社區構成持續的負面影響。

姑勿論政府是否應監管牛奶價格、設置最低水平,若希望奶農改變飼養及對待牛隻的方式,消費者則必須支付公平的價格,讓奶農能至少達到收支平衡。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