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職業教練傳授秘笈 助新移民增獲聘機會

Mandy Zhang_Infinity Coaching Photo- mandy 2.jpg

許多新移民來到澳洲要尋找工作,很多時都要面對不同的挑戰,職業教練張逸韵(Mandy)為大家提供一些尋工時要注意的問題,增加你獲聘的機會。 Credit: Supplied/Mandy Zhang

許多新移民來到澳洲要尋找工作,很多時都要面對不同的挑戰,例如是英語水平和缺乏工作經驗。所以鄺美玲找來職業教練亦是為一些公司進行招聘人才工作的張逸韵(Mandy)來為大家提供一些尋工時要注意的問題和如何增加自己獲聘的機會。


首先究竟是甚麼因素影響移民比較難找到工作呢?

張逸韵說其中一個可能是尋工者的英語水平和溝通能力; 而另一個原因亦可能與他們在面試時是否能夠表現出自己有的知識和良好的判斷能力, 因為張逸韵說,在澳洲面試時,很多公司都會使用一種他們稱為「STAR」(situation, task, action and result)的面試方法 , 就是看看面試者在一些情況(situation)下,他們要執行些甚麼任務 (task),同時,他們會決定有些甚麼行動(action) 和最後的結果 (result)是如何。公司會看看面試人在某些情況下究竟如何處事, 以判斷這名面試者是否有一些品質是適合有關工作。

張逸韵表示,面試人通常都要用一些例子來顯示他們在一些情況下如何處理和解決有關問題和情況。

但張逸韵表示,在其他地方或國家,卻未必會使用同樣的方式面試,又或者當地的教育亦沒有準備人們這種方式來進行面試,而這些因素,完全能夠影響一個人在面試時是否能夠成功。

另外,如果剛到澳洲的移民,他們根本並沒有本地的工作經驗,那麼他們在面試時,如何能尋找一些例子來回答有關問題。張逸韵提醒大家,那些例子未必一定要是本地的工作例子,大家可以用以往在他們本身國家的工作經驗或一些在其他機構做過的事情來舉例說明也是可以的。

但她指出,如果面試人知道自己可能沒有某方面的實質經驗的話,他們是可以進行一個技能分析(skills analysis), 然後看看可以從那裡獲得有關經驗,有時可能是做義工又或者做一些自由工作(freelance) 來獲取工作經驗和甚至可以因此而獲得一些推薦人, 以便你在將來尋工時為你作推薦人。

除了這些自身的問題之外,張逸韵指出,還有一些是外在的因素,也令新移民比較難找到工作。首先可能有歧視的問題,因為她表示,不單止是在澳洲,在許多地方,對種族和性別的歧視,都會影響移民是否能夠成功找得工作。

此外,一些民族的文化背景,亦會影響一個人尋工的意向。例如一些民族是要求年青一輩照顧家中長者的話,他們在尋工時亦可能會先考慮家庭的需要來尋找工作而非自己喜歡的工作。


作為一位職業教練,她對於正在尋找工作的人士有些甚麼忠告呢?

張逸韵說, 如果大家認識一些在你想找的工作上曾經有工作經驗的人士,那麼,你便可以請教他們有關工作的要求和資料跟你分享。如果大家想轉工作或職業時,也可以與家人商討。 另外,大家亦應該循序漸進,慢慢從中慢慢儲蓄起自己的經驗。而這些亦不單止是一些有民族背景的人士而言,而是所有正在找工作的人士。

作為一位專門做招聘工作的人士,究竟一些公司如果要聘請一些非英語背景人士時,究竟他們又會看這些人士的甚麼質素呢?

張逸韵認為,首先會看看他們的溝通能力。張逸韵強調,聘請人主要是看看申請人是否有強的溝通能力而非著重於他們的英語是否有口音。而聘請人亦會看看申請人是否有創意、遵守一些工作道德守則和可以增加團隊精神。 同時,他們亦會看看這名申請人是否能夠運用其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而讓公司收益。

移民們如何可以增加自己受聘的機會?

張逸韵認為,要練好英語的溝通能力。 她說, 現時亦有不少交談社交平台大家可以與其他英語人士溝通,從而改善自己的英語溝通能力, 增加自己在與其他人溝通時的自信。因為她認為,自信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澳洲公司對非英語背景員工的接納程度有多高呢?

張逸韵認為,現時有許多公司對非英語背景員工的接納程度越來越高,但她指出,接受程度亦受到不同職業的區分,有些職業是較為接納非英語背景的員工,特別是 在新冠疫情之後,許多職業也發現他們是很依靠移民。 同時,根據2021年的人口調查發現,有許多居民都是有移民背景,又或是當中有至少一名家長是來自其他國家, 所以,在一個經已有許多移民背景的國家內,所以亦有越來越多人接受有一個多元文化的勞動力是一件好事。


同時,她亦發現現時亦有許多公司增加了一些包容及多元化的招聘策略,所以她認為接納多元文化背景員工已經是大勢所趨。

最近亦有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一名尋工者的姓氏像是英裔背景的話,他們較一些非英裔姓氏的申請人獲得領導層工作的機會高一半。張逸韵表示,她認為這確實是一個真實的情況,而這也不只是在澳洲又或者僅僅是領導層的工作的關係,因為以往她亦面對過有一些招聘經理向她表示,他們不希望招聘一些具有民族背景的人士。 但她認為,現時,大家對這個問題的意識亦越來越高。 同時,她又表示,現時也有一些平台可以隱藏申請人的姓氏,目的也是希望減低對種族歧視的問題。

不過, 張逸韵亦承認,目前在澳洲有關種族歧視的問題仍然存在,不過,她亦教大家一些貼士,如何可以增加自己獲得見工的機會。 第一是可以使用一個英裔名字,而不是使用全部姓名;又或者只是使用你名字的首個字母, 例如她的英文名字是Mandy, 她便只是寫上M。

第二, 便是使用一間招聘公司來代表你尋找工作,因為這些招聘中介公司通常只是向招聘的僱主收取中介費用,而他們亦可以隱藏申請人的姓氏和性別,從而減低申請人受歧視或偏見所影響, 又或者可以讓招聘的僱主在網上找到申請人而自行招聘申請人,避免向招聘中介公司繳付中介費用。同時,張逸韵亦提醒尋工者其實現時亦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大家尋找工作。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