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更多

謎思放大鏡
來自印度的Sunil(化名)在 Facebook Marketplace 買了一輛車,但駛離後不久便發現該車出現異常聲響。
他隨即通知賣家,惟對方仍堅持要求他接收該車。最終,Sunil決定自費維修,並補回車價與維修費用之間的差額。
「賣方開始恐嚇我,聲稱其律師將會與我聯絡,並會將我告上法庭,」Sunil向《SBS Examines》表示。
「但由於我本身持有簽證,擔心上庭可能會對我的個人紀錄構成影響,因此我選擇額外支付費用,自行維修汽車。」
Sunil 指出,這類擔憂在簽證持有人之間是「家常便飯」。
「在我所屬的社群中,很多人都擔心因被罰款而導致簽證被取消。即使他們知道自己並無做錯,甚至被錯誤地罰款,最後會選擇繳交罰款『多一事不如小一事』,」他說。
移民諮詢與權利中心(Immigration Advice and Rights Centre)的首席律師 Ann Emanuel 表示,這些恐懼及錯誤資訊,很大程度上源於移民制度的複雜性。
「我們經常接獲當事人反映,指他們曾聽聞有人因某些情況而簽證被取消或遭遣返。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整個移民制度本身相當複雜,並非易於理解或處理,」她解釋。
Emanuel 律師補充,簽證被濫用的情況最常見於職場或涉及家庭暴力的情況中。
「很多簽證持有人極度擔心,一旦選擇離開或舉報施害者,將會面對嚴重後果,」她補充道。
本集 SBS Examines 將會探討到底在甚麼情況下簽證會被取消,並剖析錯誤資訊如何導致簽證被濫用。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