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名為【澳洲長者調查】的報告顯示,有接近70%正經歷空巢階段(Empty nest)的受訪長者,完全不考慮賣樓以入住退休村(retirement village)、或「大屋搬細屋」。
所謂的空巢,是指子女長大並離家後,父母經歷沒有子女同住的狀態。
有關報告反映,只有 19% 的受訪空巢長者,決定在子女搬走後搬入較小的房屋,另有 13% 的人正有此考慮,但仍有69%空巢長者仍然決定保留目前的住宅。
針對有關數據,退休生活委員會(RLC)就呼籲政府要進行改革,希望透過消除財務障礙鼓勵澳洲老年人「適度調整住屋規模」,以釋出有關的大型住房,供應國有更急切需要的年輕家庭。
LISTEN TO

【美國關稅累澳股日跌1,100億】退休金首當其衝成炮灰?
SBS Chinese
20:12
報告提出的改革、亦包括要求撤消退休金資產測試及由聯邦向合資格者提供租金援助。
理財會計師袁金泉(Kam Yuen)向本台【寰宇金融】表示,目前仍有不少因素,會令長者拒絶搬遷或賣掉手上大屋。
「例如,要重新購買一個退休村的房屋,可能亦會重新付一次印花稅。以70萬為計,可能就要額外付2萬至3萬元。」
「其二、有些長者可能會考慮增值稅的問題,很多人(以為)長者賣樓不會涉及增值稅的問題 ,但當他賣房後—假設房價為200萬,而他賣自住屋但用不完那200萬,資產就會傾向做投資,放在定期、買股票、再去買投資物業也好。
「(這些投資)將來升值,就會涉及增值稅的問題,而這些稅務上並沒有那麼多優惠,令長者會多了增值稅負擔。」
「還有一些人就是覺得、退休村或長者屋的管理費用不清晰、有很多不同的選項令到他們困援。」
「還有另外一個對華人是比較關注的,就是他們覺得房子會升值、亦已升了多年,如果我現在賣樓,而一般退休村住屋升幅有限,因為它其實是租約,他們就損失目前房屋的增值空間。」
「因此,很多人仍然會想留著房屋、以作為自己最大的資產,在增值又可以免稅,亦可留給下一代。」
「其實這些金融因素都會影響他們的考慮。」
LISTEN TO

你不可不知的公積金「退休金模式」新改變
SBS Chinese
08:38
Kam亦認同報告建議的改革,認為政府可以為退体長者提供減低印花稅,或將他們賣樓的投資部份免稅,而作為鼓勵賣樓的優惠安排,但他亦只,即使長者更願意賣樓,但政府也未必會積極去處理問題,亦對目樓市危機的實際影響有限。
「為他們覺得他們的稅務減少...收少了印花稅或增值稅,可能會減低政府的收入。」
「目前的數據估計,可釋出約6萬間屋,其實6萬間屋能否解決現在房屋面對的問題?絕對不行。」
「因為現在澳洲預計到2029年,大概需要120萬間新屋,6萬間屋只是一個零頭、不過是一個很小的部份...但你說值不值得去做,每一步都(有加成的效果)。」
另外,Kam又認為,空巢長者賣出的房屋,「通常都可能是百多萬以上的、如果貴區還會更高。」
所以其實這些房屋,一般會由中上家庭吸納,「(若要)解決目前,有澳洲人無屋住、或買不起樓等問題,其實這個(做法)未必解決到。」
Kam亦認為,空巢長者賣樓與否因人而異,他又認為空巢長者賣樓以作其他投資是否亦有優勢?更多內容請聽詳盡錄音。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