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撤回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的计划时,有一个关键的例外——中国。
尽管美国给予了其他国家90天的缓冲期,以应对除新增10%关税外的其他征税措施,但中国却面临更严峻的压力。4月9日,特朗普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上调至125%。
特朗普称此举是因为中国对全球市场“缺乏尊重”。然而,他真正愤怒的原因或许在于,中国表现出愿意直面美国关税的态度。
在许多国家选择暂缓报复、以谈判和对话为主时,中国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迅速而坚定地予以回击。
READ MORE

分析:澳大利亚或将从中美贸易战中受益
4月11日,中国将特朗普的做法斥为“笑话”,并将对美关税同步提高至125%。
目前,两大经济体陷入了一场全面而高强度的贸易僵局,中国丝毫没有退让的迹象。
作为研究中美关系的专家,我认为中国不太可能在此次对抗中轻易让步。与2018年那场中美贸易战不同,当时中国急于谈判止损,而如今,中国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事实上,中国认为自己对美国造成的经济冲击,至少与美国对中国的打击相当,而且中国还能借此机会扩大其在全球的影响力。
中国的新打算
毫无疑问,关税对中国那些以出口为主的制造商打击严重,尤其是位于沿海、为美国市场生产家具、服装、玩具和家电的企业。
但自2018年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一些关键的经济背景已发生变化,影响了中国的应对方式。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幅下降。2018年,也就是首次贸易战爆发时,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19.8%。而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2.8%。
关税反而可能促使中国加快推进“扩大内需”战略,释放国内消费者的潜力,强化本土经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Source: Getty / Carlos Barria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结构性放缓反而增强了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许多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在特朗普再次上调关税之前,已开始适应更加严峻的经济环境。
特朗普的关税措施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对外转嫁国内问题的“替罪羊”——有助于动员国内舆论,将经济困境归咎于美国的“经济侵略”。
此外,中国深知美国难以迅速摆脱对中国产品,尤其是供应链层面的依赖。虽然直接从中国的进口减少,但许多经由第三国进口的商品依然依赖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或原材料。
截至2022年,美国在532个关键产品类别上依赖中国,几乎是2000年的四倍;同期,中国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则减少了一半。
有相关的公众舆论计算,加征关税将推高商品价格,进而激起美国消费者,尤其是蓝领选民的广泛不满。中国相信,这些关税带来的经济压力有可能令原本强劲的美国经济出现疲软。
有力的反制工具
在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时,中国也掌握了一系列反击美国的战略工具。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资源对军事与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中国供应了美国约72%的稀土进口。3月4日,中国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4月9日又新增12家。这些企业多为美国国防承包商,或依赖稀土的科技制造商。
READ MORE

白宫确认对中国征收145%关税 这将如何影响两国经济?
此外,中国依然能够打击美国关键的农业出口部门,比如大豆和家禽等对华出口严重依赖、且集中于共和党“票仓”州份的行业。中国进口了美国约50%大豆出口以及近10%的家禽出口。3月4日,中国取消了三家主要美国大豆出口商的进口许可。
在科技领域,许多美国公司——如苹果和特斯拉——与中国制造体系深度绑定。关税可能大幅压缩其利润空间,中国正考虑通过加强对在华美企的监管施压进行报复。
与此同时,马斯克(Elon Musk)——这位曾因关税问题与特朗普政府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发生冲突的“圈内人”——在中国拥有重大商业利益,这可能成为北京挑拨特朗普政府内部矛盾的切入点。
中国的战略机遇?
中国不仅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双边层面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压力,更将其视为一次跨世代的战略机遇——可借此挑战并逐步替代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在亚太地区,这一变化可能重塑地缘格局。3月30日——特朗普宣布提高对华关税后不久——中国、日本与韩国举行了五年来的首次经济对话,并承诺推进三边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动向尤为值得关注,因为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拉拢日本和韩国,以抗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从中国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做法恰好为其削弱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创造了机会。

贸易战谁输谁赢? Source: Getty / Wang Zhao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国家都在特朗普暂停前的报复性关税中受到重创——柬埔寨受影响商品占比达49%,越南为46%,马来西亚为24%。
更广泛而言,中国也在评估更具全球战略意义的机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促使中国与欧盟官员重新审视此前紧张的贸易关系,这种接近这可能会削弱试图与中国脱钩的大西洋联盟。
4月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与中国总理通电话,双方一致谴责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并重申对自由贸易的支持。
巧合的是,4月9日——中国对美商品加征至84%关税的同一天——欧盟宣布第一波报复措施:对超过200亿欧元(360亿美元)美国商品征收25%关税,随后则因应特朗普提出的90天缓冲期而延迟执行。
READ MORE

【解读】中美贸易角力:澳大利亚将遭池鱼之殃还是渔翁得利?
目前,欧盟与中国正在围绕现有贸易障碍展开磋商,并计划于7月在中国举行全面峰会。
最后,中国认为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可能动摇美元的全球地位。美国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引发了投资者对其经济基本面的担忧,导致美元汇率下跌。
一向被视为避险资产的美元和美国国债如今也面临市场信心的质疑。高额关税使人们对美国经济的健康状况及其债务可持续性产生担忧,削弱了对美元和美债的信任。
虽然特朗普的关税战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经济某些领域造成冲击,但中国这一次显然拥有更多回旋余地。它不仅有能力对美国利益实施有力反制,更重要的是,这场全面的贸易攻势为中国带来了罕见而深远的战略机遇。
Linggong Kong是奥本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