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联邦大选】“他们都说你是韩国人”: 微信、小红书是如何影响华人选票的?

随着联邦大选步伐临近,您是否在微信、小红书等平台看到过大选相关信息? 学者认为,无论是所谓的“营销号”、移民和投资中介、个人账户还是自媒体,它们发布的信息都有可能对华人选民产生影响。

chinese socials.jpg

中文社交媒体上有各种有关联邦大选的信息。 Credit: Screenshots of wechat, rednote

“他们都说你是韩国人。”

“我不是韩国人。我妈妈是上海人,我爸爸是香港人。我是这里(澳洲)出生的。”

“我看了你的简历,哪里是韩国人,你不是中国人吗?”

“我是这里出生的ABC(华裔澳大利亚人)。”

这段对话发生在悉尼郊区Eastwood。当时,Bennelong选区的自由党候选人Scott Yung(容思程)正在进行竞选活动。
LISTEN TO
微信、小红书与大选ol image

【解读】当大选候选人们开通小红书:它是否比微信更高效、更安全?

SBS Chinese

16:27
而关于他族裔的争论,是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社交错误信息之一。这或许起源于在农历新年期间,Scott Yung发布了一张身穿韩国传统服饰庆祝新年的照片。
在中文社交媒体小红书(RedNote)上,有留言称其娶韩国妻子“偷走中国春节”,还有留言用对韩裔的歧视性词汇称呼他。

Scott Yung及其团队开通了微信视频号等中文社媒,用普通话、广东话和上海话宣传其竞选政策并与华人选民沟通。
sy.jpg
Scott Yung的微信视频号 Credit: WeChat Screenshot
在回应其团队的中文社交媒体策略时,他对SBS中文表示,这“对澳大利亚人的民主非常重要”。

“无论是中文、韩文社交媒体还是任何一种语言,都要尽可能多地让更多澳大利亚人——无论其背景如何——都能充分了解相关信息,而做出最佳选择。”


这并不是错误信息在中文社交媒体上流传的首例。

在中文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曾经流传着一条联邦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Peter Dutton)的人工智能深度伪造视频。在视频中,他被用普通话AI配音,阐述其若当选对原住民旗帜的政策。

虽然该视频已被删除,但在同一平台的另一则视频上,达顿的形象被用于一则经过数字修改的视频中,该视频的标题为“彼得·达顿与他那些住房危机的谎言”。

在视频中,达顿被使用AI进行了配音,用普通话说:“你们好,我的年轻朋友们,我真的很关心住房危机。”
duttun.jpg
中文社交媒体上有经过数字篡改的达顿视频。 Credit: RedNote Screenshot
在接受SBS采访时,联邦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表示,她知悉大批华人依赖于微信、小红书等中文社媒获取信息,而这些平台也已经成为候选人们将进行竞选活动的网络阵地之一。
在这次选举上,人们会在SBS听到你们的声音,但他们同样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听到、看到相关内容,也会关注社区讨论。因此,确保大家了解我们的政策非常重要——了解达顿在说什么,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说什么,了解两党的区别。
“现在有一些人跳 出来告诉你,他们非常支持华人社区……他们在悉尼、Reid或Bennelong选区这样说,但在堪培拉,我们知道(反对党领袖)达顿的真面目。“

是否影响华人选民?

Bennelong选区选民Linsey告诉SBS中文普通话,微信公众号和小红书上的中文信息是她获取大选信息的主要来源。她注意到各种消息“鱼龙混杂”。

“会有一些人发视频告诉你一个政党好而另一个不好,但并没有什么依据。“

她提到了一个在出现在微信视频号中的片段——一个疑似由AI生成的女性在视频中用中文解读各政党的政策。这名“广播员”在不同视频中的相貌完全一致,并出现了不自然的眨眼动作。
AI image.jpg
有华人称,中文社媒上大量的AI生成视频使人怀疑信息真实性。 Credit: Wechat Screenshot
悉尼华人在晓帆则持不一样的看法。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他看来,虽然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是社区获取资讯的重要途经,但华人普遍拥有在互联网辨别是非的能力。

“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从报纸、电台、各个活动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很多信息,”他说,“自媒体会取吸引眼球的标题,按照自己的意向宣传。但我们看得多,就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2025-04-16_13-58-56.jpg
晓帆认为,华人普遍拥有在网络上辨别是非的能力。 Source: SBS
墨尔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杨凡(Fan Yang)向SBS中文普通话表示,从上届联邦大选开始,两个主要政党就已经将政治宣传的战场扩展到以微信为主的中文社交媒体,这样的趋势一直持续至今——而小红书也成为另一个阵地。

然而,她坦言,中文社媒上的政治交流的效果有限——比起双向沟通渠道,它更像政界人士的传声筒。
我们看到了政治广告,政党领袖、候选人、党派借助微信等平台去传达政治信息。但华人选民或微信用户的声音是否能被政治领袖听到,要打一个问号。
这些社媒普遍是由候选人办公室中懂中文的员工运营、组建微信群组、翻译政党政策、并配合候选人拍摄带有中文字幕的视频。

“有些议题在微信上会被审查,信息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克莱尔·奥尼尔(Clare O'Neil)通过个人微信朋友圈翻译其政策,但在2022和2023年期间,我们发现她的微信账户已经停用了。”

人们都在谈论小红书,那它比微信更危险吗?

随着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在澳大利亚更为人们所熟知,这影响了政治信息传播的形式。
index_eis.jfif
杨凡博士表示,小红书的算法并不会推荐政治内容,这使得部分政党和候选人转回使用微信。 Source: Supplied / Dr Fan Yang
“它从图片和文字性的传播到了短视频,更加注重互动。比如候选人会发自己去唐人街吃中餐,参加华人社区活动;也有一些议员对着镜头,在办公室和家中拍视频,这让政治广告和政治交流更生动。”

“我们发现小红书门槛非常低,只要有有效的电话号码就可以注册账号,然后与华人选民进行短视频形式的交流。”
2025-04-16_13-52-01.jpg
小红书上有大量个人账号发布大选相关信息。 Credit: RedNote Screenshot
但另一方面,小红书以其基于个性化和本地化的推荐内容而闻名。尽管没有明文规定,杨凡的团队观察到,政治相关内容并不被其算法所推荐,即用户很难获取这些信息。
如果你在小红书搜索政治官员的名字,虽然他们有小红书账号,但搜索不到他们。只有在内容推送浏览时看到他们发布的内容,用户需要关注账号,才能持续接收来自这些账号的消息。
由于小红书和微信是中国公司,接受中国政府监管,加之前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的微信账号被转卖给中国公司,澳政界人士使用这些平台曾引发关于外国干涉的讨论。

杨凡表示,中国的网络监管机制会对平台内容和账户产生影响,但其团队的研究表明,对华人移民的影响并不主要来自所谓的外国干涉。

“有一部分账户在中国境内,性质是移民和教育机构,它们讨论澳大利亚的政治选举,但发布的内容是有商业属性的。它们喜欢发布移民政策、外国人购房等内容,引发用户焦虑并实现变现。”

“这样细节的、复杂的东西被所谓的外国干预一并而论了,”她说。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

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 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Published 17 April 2025 1:58pm
Updated 17 April 2025 2:16pm
By Olivia Yuan, Molina Liu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