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选战正式打响:Z世代华人选民关注哪些议题?

FEDERAL ELECTION 2022 STOCK

A sign is seen at an Australian Electoral Commission (AEC) warehouse in Queanbeyan, near Canberra, Friday, March 25, 2022. (AAP Image/Mick Tsikas) NO ARCHIVING Credit: MICK TSIKAS/AAPIMAGE

在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中,千禧世代与Z世代预计将占选民总数近一半,首次在人数上超过“婴儿潮”一代。政治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代际更替将对选情产生深远影响。Z世代华人选民关注哪些议题?他们如何看待政客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攻势?点击音频,收听完整报道。


在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中,18至44岁选民有望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投票力量。千禧世代和Z世代预计将占选民总数的近一半,这是他们首次在人数上超越“婴儿潮”一代。政治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代际更替将对选情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显示,年轻选民对主要政党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更倾向于依据个人价值观进行投票,而不是一味支持某个政党。

在接受SBS普通话采访时,墨尔本的一位Z世代华人选民表示,已经注意到不少候选人活跃在Tiktok、Instagram等澳洲年轻人常用的社交平台上,还有候选人在小红书上与年轻华人选民互动:“我注意到无论是工党还是自由党,都在 TikTok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上投放了很多广告。我也在小红书等中文社交媒体上看到不少议员候选人。”

这位选民认为,在社交媒体时代,政客通过小红书等中文平台接近华人选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觉得这些中文平台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平台上的受众很多。我自己就会把小红书当作信息来源,我妈妈也是。我认为,如果政客们能够积极进驻这些平台,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对于Z世代——也就是30岁以下的年轻选民而言,生活成本压力、房价和租金的可负担性,是影响其投票选择的关键因素:“我认为问题很多,但首先是生活成本危机。房价和租金都高得离谱,作为学生我根本无法搬出去住,因为市区的房租和房价实在太高了。”

除了生活成本、房价和租金问题,治安与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这位Z世代选民关心的议题:“我认为无家可归者的问题非常严重,尤其作为女性,我在乘坐公共交通时常常感到不安——周围常常会有精神状态明显不稳定的人。我觉得政府必须真正介入,提供帮助。”

“另一个我关注的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我认为政府在公共交通(PTV)上的表现亟需提升,效率太低。维州的大规模基建项目(Big Build)已经搞了好几年,但我们几乎看不到成果。”

各政党在接下来的五周内,能否争取到Z世代与千禧一代的“关键一票”,将对大选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
市场调研公司YouGov于上周日发布了最新的选情模型。该公司公共数据主管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表示:“如果今天举行大选,工党将在议会150个席位中赢得75席,仅差一席就能组建多数政府。这与几周前的形势大为不同,当时外界普遍预测联盟党将赢得大选。”

这项民调结果对工党来说是一次戏剧性的逆转——在今年2月发布的类似民调中,工党仍处于明显劣势。

保罗·史密斯在接受SBS采访时表示,选民态度的转变可能与联盟党的职场政策有关:“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选民不支持一些类似特朗普的政策,比如强制停止居家办公,以及裁撤超过4万名公务员。这些政策在彼得·达顿必须赢下的工人阶层选区中,极不受欢迎。”

进一步分析YouGov的建模结果,可以看出此次选举可能呈现的趋势。数据显示,工党有望从联盟党手中夺回1个席位,同时从绿党手中赢得2个席位。其中包括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Brisbane)和格里菲斯(Griffith)两个选区。2022年,绿党意外赢得这两个席位,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自此一直希望将其夺回。

模型还显示,反对党可能会失去3个席位,其中包括反对党住房事务发言人迈克尔·苏卡(Michael Sukkar)和移民事务发言人丹·特罕(Dan Tehan)所在的选区。

保罗·史密斯表示,选战将在接下来的五周内进入白热化阶段。他指出,虽然目前工党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仍难预测:“可以确定的是,哪怕只是选民微小的倾向变化,都可能对关键的边缘选区造成巨大影响。目前工党稍占优势,但未来五周的竞争将异常激烈,这场选举仍然充满变数。”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

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