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主席将蛋白质誉为身体的“基石”;
- 在TikTok与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蛋白质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 但问题随之而来:我们是否应依赖社交媒体获取饮食建议?
点击 ▶ 收听播客。
在Instagram上,带有#高蛋白(#highprotein)标签的帖子多达近300万条,其中不乏健身达人的日常分享。
蛋白质摄入量已成为社交媒体上最热门的健康食品话题之一,大家都在谈论“蛋白质摄入不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蛋白质究竟有何作用?
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主席菲奥娜·威勒(Fiona Willer)博士解释道,蛋白质是身体的“基石”。
“每种蛋白质均含有氨基酸,我们的身体可从中选择所需成分构建自身。必要时,我们还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进而转化为能量。”
蛋白质是众多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肉类、家禽、鸡蛋、豆类、牛奶、豆制品、坚果及豆类植物等。
威勒博士指出,当我们摄入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时,身体会将其分解为氨基酸,“随后利用这些氨基酸构建身体所需的一切”。
每日饮食中的蛋白质“份额”
她建议,女性每日应摄入46克蛋白质,男性则为64克。
“例如,每100克牛排含有25克蛋白质,鸡肉也是如此。一杯牛奶大约含有10克蛋白质。”

Fiona Willer from Dietitians Australia says adding protein to a a diet is generally not needed for most Australians. Source: Getty / Kindamorphic
“仅有极少数人需调整饮食习惯以满足蛋白质需求。”
“这是我们推荐的每日膳食摄入量,足以满足97%人口的身体需求。”
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指出,确切的蛋白质需求量因年龄、性别、身高及体重而异。更多详情可访问澳大利亚卫生部官网查询。
流行趋势是什么?
上月,国际研究期刊《食欲》(Appetite)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了内容创作者向年轻人传播的营养错误信息。
该研究指出:“近年来,健康信息,尤其是营养信息,在社交媒体上泛滥成灾。然而,这些说法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增加了错误信息的风险。”
在TikTok上,无数人分享自己“一天摄入140克蛋白质”的视频。
威勒博士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下,身体并不需要那么多蛋白质。若真摄入那么多,其量已相当于三个人的了。”
许多网红声称自己在提供帮助,他们会说:“若你难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给人一种他们提供的是健康建议的错觉。
威勒博士指出,蛋白质缺乏通常与饥荒、营养不良或儿童忽视有关。
健身达人又该如何?
她表示,即便经常锻炼的人,通常也不需超过平均每日推荐摄入量。
“若你是精英运动员,则蛋白质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但若你真达到那个水平,则应由运动营养师指导你的饮食。”
“即便经常锻炼、身体相当健康的人,也不需精确计算蛋白质的摄入量。只需通过食欲信号满足每日能量需求,蛋白质摄入量自然会达标。”
蛋白质摄入过多会怎样?
威勒博士表示,摄入过多蛋白质可能会给肾脏带来负担。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肾脏通常能够承受高蛋白质摄入量。但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挑战。”
她指出,过量摄入蛋白质可能会导致肾脏疾病,但往往在患病一段时间后才会被诊断出来。
威勒博士认为,人们应警惕高蛋白饮食的主要原因是,这会导致饮食不均衡。
“与其关注蛋白质本身可能带来的损害,不如关注它排挤了哪些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和纤维。”
这种趋势为何会出现?
威勒博士表示:“并无研究表明摄入大量蛋白质能让人拥有超凡的能力。”
“这完全是社交媒体催生的一个趋势,缺乏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食品公司还是抓住了人们对蛋白质的过度关注。
“市面上有‘高蛋白’茅屋奶酪,但其营养成分与普通茅屋奶酪并无二致。一些产品只是改变了标签,以突出其正常的蛋白质含量。”
“但我确信有些产品正在为满足更高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而重新配制。每次出现类似流行趋势时,我们都会看到这种情况。”
本文仅提供一般信息。如需获取与个人情况相关的建议,请咨询合格的医疗从业者。
如需获得饮食失调或身体形象方面的支持,请拨打蝴蝶国家帮助热线1800 ED HOPE(1800 33 4673),或访问在线聊天或发送电子邮件。服务时间为每周7天,上午8点至午夜(澳大利亚东部标准时间/澳大利亚东部夏令时间)。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 , ,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