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 收听播客。
你是否曾憧憬着在意大利的街头惬意小酌?若你有此打算,那务必先关注一下汇率情况。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引发市场剧烈动荡,澳元也未能幸免,遭受重挫。
机票、住宿、餐饮以及保险等各项旅行开支,在澳元贬值的大背景下,纷纷面临涨价压力。
特朗普关税是否会打乱你的旅行计划?
事实上,特朗普后续虽放缓了所谓互惠关税的推进步伐,宣布对大多数国家暂停90天加征关税,还豁免了主要从中国进口的一些热门电子产品,但中国出口商仍需承担高额关税。
就在这些政策变动之前,周三澳元一度跌至59.15美分,创下近五年来的最低纪录。此后,澳元虽略有回升,但目前也仅能兑换约62美分。
与此同时,澳元兑欧元汇率也呈现下跌态势,如今仅能兑换55欧分,较上月减少了3欧分。
尽管澳元贬值,但悉尼大学讲师、曾担任储备银行经济学家的卢克·哈蒂根博士(Dr Luke Hartigan)提醒道,不要急于认定所有商品价格都会全面上涨。
“回顾2000年代,澳元跌破50美分时,并未立即引发大规模物价上涨。许多企业会自行消化成本,或通过提前对冲来应对汇率波动,”哈蒂根博士说道。
依赖海外进口的公司通常会采用货币对冲策略,提前锁定汇率,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这意味着部分旅行相关费用可能不会立即上涨,但倘若澳元持续疲软,当你在加油或预订国际机票时,可能会明显感受到成本增加的压力。
哈蒂根博士预测道:“燃油和航空旅行价格,预计很快就会上升。”
他还指出:“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国内旅行。因此,你可能会考虑前往昆士兰或凯恩斯,而非出国旅行,新西兰或许是个例外,毕竟澳元兑新西兰元汇率一直较为稳定。”
大家还在计划旅行吗?打算去哪儿?
悉尼居民劳拉表示,由于汇率不佳,她不得不改变7月前往欧洲的旅行计划。
“我原本计划今年去希腊和意大利,但最终改去了泰国。如今,很多朋友都放弃‘欧洲夏日’,转而选择去东南亚了,”劳拉说道。
“我在伦敦有亲戚,原本打算住他们那里,但澳元与英镑的汇率让我一到伦敦就得花掉一半的钱。我宁愿去一个能让我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好体验的地方度假,毕竟在澳大利亚生活成本较高,攒钱不易。”
旅行“价格弹性高”
旅游与交通论坛(TTF)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期间,尽管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给澳大利亚民众的钱包带来不小压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将旅行列为优先事项。
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成为国内旅行最受欢迎的目的地,而出国的澳大利亚人最有可能前往新西兰、日本或欧洲。
TTF首席执行官玛吉·奥斯蒙德(Margy Osmond)表示,尽管人们普遍建议提前预订,但澳大利亚人似乎乐于接受临时决定的旅行计划。
“无论是由于年底工作繁忙,还是为了寻找最后一刻的优惠,许多澳大利亚人都表示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预订假期。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会等到出发前几天才安排行程,”奥斯蒙德在12月说道。
然而,昆士兰大学专注于旅行与旅游业研究的萨拉·多尔尼卡(Sara Dolnicar)教授指出,旅行是一种“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
“在当前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澳元贬值的背景下,旅游业对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极为敏感,”多尔尼卡教授说道。
她还提到,疫情过后,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变化,澳大利亚人如今对国际度假目的地的偏好超过了国内目的地。
“疫情让我们意识到,在家附近也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我本以为大家会因此更加注重国内旅行,尤其是出于环保考虑。但在澳大利亚,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多尔尼卡教授表示:“我认为澳大利亚人仍对国际旅行充满向往。像欧洲和美国这样的目的地,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我们理想中的假期。所以,对澳大利亚人而言,这不是放弃梦想,而是等待梦想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经济不确定性的全球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蔓延。
哈蒂根博士表示:“美国无疑存在衰退风险。”
企业可能会推迟投资计划,消费者也会更加谨慎地消费。
这种影响将波及多个领域,汽车、咖啡、巧克力,甚至游戏主机的发布都可能受到影响。
像越南和孟加拉国这类贸易量大、收入较低的国家,也感受到了全球关税战和消费者需求减少的冲击,这些影响最终会传导至供应链和旅行成本。
对于仍计划出国旅行的澳大利亚人,以下一些小贴士或许能帮助你减轻负担:
- 提前预订:在汇率相对稳定时,尽早锁定机票和住宿价格。
- 利用对冲工具:使用对冲旅行卡或提前锁定汇率,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 选择淡季出行:在旅游淡季出行,寻找机票和住宿的优惠。
- 关注目的地货币:了解目的地的货币情况,做好相应的财务规划。
- 考虑套餐优惠:选择套餐优惠,将各项成本捆绑在一起,减少汇率波动对整体费用的影响。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 , ,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