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 收听播客。
这项由定制礼品平台VistaPrint委托调研机构Pure Profile开展的全国性问卷调查,覆盖1002位育有子女的澳大利亚母亲。
调查显示,48%的受访妈妈承认自己曾收到过“不喜欢的母亲节礼物”,但选择“强颜欢笑”以免让孩子或家人难堪。
其中,近三成(29%)坦言曾“假装喜欢”礼物,而还有近两成(19%)甚至会将收到的礼物转送他人。
“谢谢……但下次别再送吸尘器了”
受访者列举了她们曾收到的“最糟糕礼物”,其中呼声最高的是清洁用品(19%),其次是减肥产品(10%),包括健身课程、体重秤等;排在第三的竟然是二手物品(7%)。
许多妈妈表示,这些所谓“实用”的礼物常常让人哭笑不得,“有点像提醒我该打扫房子、注意身材”。
“这是每年我们都能看到的现象。”VistaPrint澳新及新加坡地区首席执行官马库斯·马钱特(Marcus Marchant)表示,“有时候,出发点是好的,但礼物一旦失去情感的温度,再精致也难打动人心。”
马钱特举例说:“清洁产品听起来也许‘贴心实用’,但很多妈妈会觉得那只是日常琐事的延伸,而不是一次感激和关爱的表达。”
真正好礼不一定贵 但一定“有心”
尽管鲜花(29%)、巧克力(27%)与礼品卡(26%)仍是最常见的母亲节礼物选择,但这份报告也显示,“个性化”与“情感价值”正成为越来越多妈妈心目中的关键要素。
调查中,23%的母亲表示,她们最希望收到的礼物是一份定制化的纪念品——比如印有家庭合照的靠垫、DIY相册、带名字的杯子等;还有23%则希望能拥有一顿特别的晚餐;18%的妈妈表示,她们希望能收到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
“我们发现,将近一半(48%)的妈妈最理想的礼物,是能传达爱、陪伴与独一无二的个人情感的物品,而非价格标签上的数字,” 马钱特指出。
“用心,远比花钱更重要。”
调查还发现,有37%的受访妈妈希望亲人为母亲节所花费用不超过50澳元;而20%的母亲甚至表示,不希望孩子为她们花任何钱。
“这充分说明,母亲们的期待,其实很朴素,” 马钱特表示。
“一张卡片、一句真诚的谢谢、一个安静的共处时刻,或许就足够温暖她们。”
他还补充道:“母亲节不是消费节。即使是最传统的鲜花或巧克力,也可以通过一点点个性设计和用心包装,变得别具意义。”
母亲节对象更多元 各代人送礼风格不同
这项调查也印证了澳洲母亲节庆祝对象的日趋多元。
根据澳大利亚零售业协会(ARA)预测,今年澳大利亚消费者将在母亲节相关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达到近10亿澳元(9.95亿)。
而调查显示,在送礼对象中,除了生母,还有约五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为伴侣、岳母、祖母、姐妹或朋友庆祝母亲节。
这反映出家庭结构与文化观念的多样性,也说明“母亲”这一角色,已不局限于血缘关系。
另一项由YouGov于2024年开展的研究也指出,不同世代的庆祝方式有所不同:
- Z世代(75%)、千禧世代(56%)与X世代(53%)大多通过送礼或发布社交媒体帖文表达感恩;
- 而“婴儿潮世代”(1946至64年生)则更倾向于亲手写一张卡片(54%);
- 约35%的妈妈表示,她们曾因孩子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致谢”而感动落泪。
马钱特总结说:“归根结底,母亲节的礼物不是在展示我们能买什么,而是在表达我们愿意为妈妈花多少心思。”
“最有分量的礼物,往往不在包装盒里,而在回忆和情感里。”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 , ,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