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国高楼倒塌看中企“走出去”的风险与挑战

2013_savar_building_collapse02.jpg

缅甸地震后,曼谷一在建高楼倒塌。中铁十局泰国分公司总经理被拘。欲知详情,请点击收听播客。


3 月 28 日,缅甸发生的强震虽震中不在泰国境内,却引发了泰国首都曼谷的一场悲剧。当日,曼谷一栋正在建设中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成为曼谷在此次地震中唯一一幢倒塌的高层建筑。这栋大楼正是泰国国家审计署的新总部大楼,造价高达 21.36 亿泰铢(约 6300 万美元,即1亿澳元),由中铁十局与泰国本地企业意泰公司联合承建。

据《纽约时报》消息,截至 4 月 21 日,此次倒塌事件已造成 47 人死亡,另有 47 人失踪。这场灾难发生后,迅速在泰国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引发高度关注。泰国总理佩通坦在第一时间下令彻查事故原因。

泰国工业部率先开展的初步调查发现,该建筑约 10% 的钢筋材料不符合规格,这一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将外界的质疑声推向高潮,人们纷纷怀疑这是否又是一起令人痛心的 “豆腐渣工程”。而这起悲剧的影响,远不止于建筑安全本身,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泰国政府在审视外国企业在泰资质与合规性方面存在的深层问题,促使泰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并强化对外国企业在泰国开展各类项目的监管力度。

随着调查的深入,事件愈发引人关注。据 BBC 报道,泰国当局指出中铁十局泰国分公司涉嫌违反《外商经营法》,并且存在串通竞标工程合约的行为。4 月 19 日,该公司总经理张传令被拘捕。与此同时,三名在逃的泰籍董事也已被泰国刑事法院列入通缉名单,泰国相关部门正在全力追捕,誓要将所有涉案人员绳之以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堪培拉校区国际政治学讲师潘光逸博士在接受 SBS 普通话节目专访时,从国际合作与监管的专业视角,深入剖析了导致这起事故的多重因素。

此次事件为国际合作项目敲响了警钟,如何建立更为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机制、统一质量标准以及强化监管执行,已成为国际合作项目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采访内容仅为专家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