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美中贸易谈判态度务实 地点选择耐人寻味

Two men wearing suits posing for a photograph

US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Scott Bessent and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Jamieson Greer speak to the press after the second day of a bilateral meeting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ource: EPA / Martial Trezzini

旅美学者程晓农博士认为,这次的谈判地点选在日内瓦,折射出中美双方对彼此的互不信任。(点击音频收听详细内容)


美中两国已同意在未来90天内大幅削减彼此商品的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双方将从周三起将关税削减115%。

这一举措将使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降至30%,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关税降至10%。

此前,美中高级官员在上周末于日内瓦举行了闭门会谈。

两国高层贸易官员于上周六(5月10日)在瑞士举行的这次会谈,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于一月宣布对中国征收关税以来的首次高层会谈。

中国随即反击,彼此加征关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高达145%,而部分美国出口产品也面临高达125%的中国关税。
BBC在一篇报道中说,“过去几周,双方言辞强硬,彼此都试图将对方描绘为更急于妥协的一方。”

对于这次会谈是哪一方发起的,美中依然各执一词。但是后来,特朗普的语气变得比较外交和务实。
旅美学者程晓农博士认为,这次的谈判地点选在日内瓦,折射出中美双方对彼此的互不信任。

据报道,会谈后发表的声明中提到,以后的进一步会谈也可能选在中美或第三国举行。

(点击音频收听详细内容;采访内容仅为嘉宾观点。)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